分节阅读 49(2 / 2)
宋朝就是宋朝,江湖豪客也懂诗词。
宁采臣转头便欲再写。这时,左玉郎就再也坐不住了。
这楼,左玉郎早就看上了。像他这样的人。说是官二代,关系太远。说不是,又有那么一层关系。
这层不近不远的关系让他深知官场的无情。但他那高官叔佬爷不帮忙,并不等于他不会打着旗号钻营。
经商,他不懂,但这不等于他不懂这是杭州城最好的楼。那材质那雕花,无不说明它的价值。
不过一小小的县尉,大旗之下,他又有什么不敢的。他又不是强抢,是出钱买下。
“文生,你都考虑这么久了,这楼你到底卖是不卖”
他的出现,让文衙内敢怒不敢言。这楼是他自己亲自看着建起来的,是他第一个产业。
他父亲虽然是个县尉,但比侍郎比起来,可就差得远了。
本来对这左玉郎,他是能忍就忍,只求不惹祸上身。
他本以为这只是左玉郎一时的臆想,等他离开杭州城,也就好了。可是为宁采臣的诗一激,他的热血也上了来。“不卖。”
左玉郎一惊,他是没想到这小小杭州县城竟然有人不卖侍郎的面子。
宋朝的官员们是什么他们是群借着官位拼命为自己聚拢产业的蝗虫。
没错,就是蝗虫。否则那么富裕的宋朝又岂会不断有人落草造反。
他现在刚为自己买个酒楼,还不是抢,就有人不卖自己面子了。
“好当浮一大白。”这人正是宁采臣。
左玉郎脸色扭曲。“夏侯剑,你不是要做天下第一大剑客吗我们的宁公子可也是个高手”
他已豁出去了,为了能聚起产业,反抗者自然要打下去。他就不信,有江湖豪客打砸了这酒楼,还会有生意,还会不卖
夏侯剑一听,双目放光,直盯着宁采臣看,仿佛宁采臣是他追寻了许久的美人似的。“宁相公,你真的会使剑。”
这不是疑问,是陈述。拿笔的手和剑的手是不同的,只一眼,他便能看出宁采臣是练过剑的。
这对他这类大剑客丝毫不难。难的是,宁采臣的剑到底会不会使又使得好不好是看不出来的。
宁采臣一笑,提着笔,说:“你看我像是个使剑的吗”
这是事实,士子挎剑并不等于他会使剑,这只是士子们的像征。像征意义远大于实用。
见夏侯剑不出声,左玉郎急了,加大了筹码,大声说:“只要你帮我好好教训他。我与你的救命之恩,一笔勾消。”
他还有救命之恩
这下宁采臣无法淡定了,斩妖除魔他不怕,但是要与武林高手们过招,他是心虚的。
这不怪他,当他想炼体却没有找到巫族炼体术时,他是打听过这世界的武学。
也不知是不是水涨船高的原因,有妖魔鬼怪横行,这武者也更厉害。什么轻功、内功,全都有。而宋朝轻功第一高手就是戴宗,日行八百里,可与千里马并驾齐驱。
眼看着他就要邀战,而宁采臣也没有想到说退他的说词。
这时,一红衣女子站了出来,蜂腰猿背,鹤势螂形,腰挂宝剑,英眉秀目,好一个峨嵋女侠。“你这汉子,怎么能欺负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你想比剑,峨嵋十三娘与你比过。”
“噌”的一声响,一席秋水从宝剑中出。
“公子,那是秋水剑,上品的法剑。”不知何时,蜘蛛精已爬了回来。
“法剑”
“嗯,已是快成为灵器的法剑。”
修真界有符、法、灵、宝,以划分宝物品质。
“你是说她是修真”突然蹦出来个修真,宁采臣松了宣气。
蜘蛛精说:“她不是修真,我在她身上没有感受到法力,只有那剑上有。”
“哦,那就是捡到宝贝的一好运者。”
“也不能这么说。蜀山剑侠在修真界是很出名的。”
说了等于白说,想证明,只能看他们打上一场了。
而夏侯剑显然也对这女子有兴趣。“好出剑稳而快,你已经可以做我的对手了。”
“少废话出手吧”
夏侯剑出了剑。
一个剑若蛟龙,一个剑走游凤。
狠而劲;快而稳。
从楼上打起,即使有客人在,二人却也没有伤到任何一个。
剑穿簪而不伤发,剑走臂胯而不割衣。
虽无性命之危,惊险却有。
打起来,没有半点法力波动,他们都是凡人,这点宁采臣有些失望。
他这边为没看到更激烈的戏而失望。那边文衙内只剩下一心的惊险了。“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放心吧他们打起来不仅不会让你生意搞砸,反而会让你生意更火爆。”宁采臣已不再吃酒,而是吃起水果,腌梅子。
事情惹到他头上,他需要尽快清醒,而不是醉下去。大醉狂草是很畅快,但若说起动脑子,还是不醉的好。
姑娘的体力本就比不上男子。夏侯剑简单一剑,她都要游走,这是极耗体力的事。
就是宁采臣也看出这姑娘一点儿打斗经验都没有,总是在打套路。
更坏的是夏侯剑也发现了,虽然他破不了这极度高明的剑法,但是他可以让她累,消耗她的体力。夏侯剑的剑又重又沉,十三娘根本就不敢接。
这明明剑法高明,却施展不出来,就是宁采臣也看不下去了,再加上旁边的文衙内不断说着姑娘要输了。
宁采臣不得不多嘴道:“唉你们总在这走道上打,实在太危险了。你们就不能找个没人的地打”
左玉郎要的就是他们在酒楼大打出手,立即插话道:“夏侯剑,就在这打。出去了,便不算报恩。”
宁采臣转头去看他,他却以口型说道:“怎么样你能奈我何”
卷四:序战第104章、上房
更新时间:201261411:05:45本章字数:4122
他竟然这样做
宁采臣错鄂了一下,然后笑了。“看我口型,傻蛋你就是一傻蛋”
那边左玉郎立即就火了,腾的一下站指来,手指着宁采臣,气得浑身发抖。“你竟然骂人还有没有一点儿读书人的气质”
宁采臣ォ不理他,这是他自找的。骂他傻蛋,已是口下积德。
宁采臣是什么人一个法学生。
而法学生又是什么人
未来的一群准律师,和他斗口ォ,不是傻蛋是什么。
若不是这世界讲究得更多是圣人之语,他早就出口成“脏”了。
见宁采臣不理他,他说道:“宁采臣,你大逆不道,竟敢言王图霸业,你这是造反”
宁采臣这下是不理都不行,不过他并不害怕。“好大一顶帽我好怕怕。只是我怎么听说我朝并不以言罪人”
不是清朝,没有,只要你不真的去做,没人管你写什么。
宁采臣又不傻,若这一点都没搞清,便乱写,那上一世的法,他是白学了。
宁采臣已经是半个名人,这样的人朝庭是不会怪其乱言的,只会以为其狂放。
狂放不是罪,甚至遇上苏轼这类官员,反而会成“海内存知己”,而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