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3(2 / 2)
“如果我把军队调来”
高俅还是有些担当的,害怕之余,也开始思考怎么获救。
周邦彦一听,立即问道:“大人要去调军队吗”
高俅的话不过是一种求救时的自言自语,他并不是真的想去调军队。这刺客就在外面,谁又知道会不会撞上,一刀杀了,这才冤枉到家了。
高俅绝对是不想去的,但是随着赵佶的目光转了过来,他不得不立即想办法。就是真调军队,也不能自己去。他把自己身上的令牌一摘,往周邦彦手中一送:“你,立即持我令牌调本司兵马来。”
高俅这是六月债还的快,你周邦彦不是说调军吗好,那就你去。他这才是真正的小人,一刻都不耽误,马上就把仇报了。
又立即为自己找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大官人就由我来保护了。”
周邦彦一听,立即瘫在了地上,他再也控制不住也的双腿。
他不是想躲,因为在场人中,他突然发现他的官职竟然是最低的,也就是说高俅抓了他的差,他连个替代的人都没有。这样一想,他吓傻了,真的是吓傻了。这双腿就和灌了铅似的,一动都不了了。
他的表现,赵佶实在是不满的很。
而这一切全都落在了宁采臣眼中。此时此刻,宁采臣不得不承认这个周邦彦和历史上的那个家伙半斤八两,一样霉。
就他现在的样子,别说去求救兵了,能爬出去,都不错了。
唉帮帮他吧虽然这家伙实在不成样子,就当是在刷好感度吧
“大官人,刺客向咱们这边来了。”宁采臣看着窗外说道。
“什么”高俅与赵佶一看,真是他们。看他们能来,估计侍卫们是凶多极少了。
高俅急了,忍不住推了周邦彦一把:“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求救兵”
“大人,下官,下官不行啊下官的脚实在是不听下官的了。”苦苦哀求,他的样子实在是糗得很。“对了,宁大人,宁大人可以。从刚才到现在,宁大人一直是镇定自若。他,他一定行”
我切这混球又把事情安在了我身上了。这和琼林宴上是多么相似。
这时,赵佶仿佛才注意到宁采臣似的。“宁爱卿”
赵佶没有说出来,但是这意思大家都懂。
老实说这刷赵佶的好感度,绝对抵得上刷周邦彦这个反复小人要更好。赵佶虽然做皇帝不行,但是这人极念旧情。
刷了他的好感度,简直比得上后世的免罪金牌了。而且宁采臣就不相信这大相国寺还能再推出一个罗汉来送死。
想了想,怎么都不觉得会刷亏了,宁采臣刚想应下,却又立即停下。“大官人,就是臣去了。这一来一回,恐怕他们也找到大官人了。”
这一下,赵佶也急了:“这怎么办难道”
“不陛下洪福齐天,不会有事的”高俅安慰他道。
“那高卿家可有办法”赵佶眼中一亮,以为高俅有了办法。
高俅没有办法,真的。他只是拍马屁拍习惯了。现在官家有难,他又岂会不拍。他也不知道随口一句马屁也会让抓了差。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他是不能说没办法的。灵光一闪:“对了,大官人,可以让他们穿上大官人的衣服离开,这样刺客便会以为离开的是大官人,刺客便会追寻而去,大官人也便脱险了。”
赵佶听了,立即转向宁采臣二人:“二位卿家,此次事了,本本老爷绝对不吝赏赐。”
说是二位卿家,但是站都站不起来的周邦彦是不用指望了,只看着云淡风轻,一点儿都不怕的宁采臣。
宁采臣却对高俅说:“高大人是白痴吗”
“你”高俅是生气的。对刺客他是没办法,但是这不等于你一个小官可以这样骂我。
宁采臣不等他还口,继续说:“这换衣而行,首先是要对方不认得大官人,但是他们既然是来行刺,你觉得他们会不认得吗”
高俅连反驳都做不到,宁采臣便继续说:“再说了,看他们人手不下十个,我们又能引走几个两个还是五个”
不是宁采臣看不起高俅,他这个太尉,也许踢球是一把好手,但是真的与刺客对决,刺客让他一只手,他都不是对手。
“那怎么办”
救兵来不及,引又引不开。他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你说,这“太平盛世”的,怎么就这么多的刺客。
太子刚遇刺,这又遇上他。
感谢老朋友“老鼠飞”的评价票,感谢“奇才神通”月票支持
正文第365章、喜欢听
更新时间:20129510:27:05本章字数:6114
第365章、喜欢听
难道朕真的要死在这儿
没有他赵佶,这大宋朝不就没有了吗这福宁殿不就没有吗这皇城、这东京、这黄河、这几重天庭、万里平壤不也没有了吗
朕不是真命天子吗为什么没有救驾的勇士出现
“宁大人,你一定是有办法的对不对就是程捕头都拿你没办法,你一定可以把我们藏起来的。”周邦彦不想死,他这才过了几天的好日子,所以他想到了宁采臣的神奇。
天牢之中,说没有就没有了。现在他也一定有办法。
宁采臣拍了拍他,看着望着自己的三人,说:“现在的办法便是先藏起来。”
“藏怎么藏他们一会儿便能找到这里来”
“哦那高大人又有什么好办法”
只这一句便堵死了他。没有办法,他说什么都没用。
周邦彦更是嚷嚷道:“对宁大人一定可以的。上次程捕头都找不到宁大人。”想到了宁采臣的神奇,周邦彦觉得自己身上也有力气了,脚似乎也走得了路了。
高俅反驳不了,宁采臣这边又是二比零,赵佶自然也就听他们的。
不用赵佶询问,周邦彦在不那么害怕了后,还是很有眼力劲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在赵佶的身边呆住。“宁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
他这话正问到好处,赵佶满意地点点头。他是赵佶,是官家,就是逃跑也得是别人说,他是不能主动开口的。
如果宁采臣有读心术,一定会说:怪不得这傻叉在传位一年多后,还能让金人逮住,原来是这样啊
宁采臣说:“上楼,去楼上雅间。”
“好咧。”周邦彦现在是极有信心。宁采臣给他的印象太好了。
第一次,宁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