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1 / 2)
,不要吵了。”这些天为这事,他们十殿阎君没少争吵。秦广王看向阎罗王问道,“你是有什么看法,不妨说出来。”
“我是怀疑”阎罗王指了指阴山方向。
“你是说”
“不错大家都知道那和尚疯了。整天念叨着: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在地狱中肆意杀戮。会不会是他动摇了地府的根基”
嘶-
其余九殿阎君互相看了看。还真不好说,因为真有这个可能。
地狱是什么,那就是一座臣大的监狱,里面关押的都是罪孽深重之辈。
但是怎么说它也只是个监狱,只是为了惩戒罪人而出现的。可是现在这座大监狱中却有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从头到尾,别的事都不干,只是杀。
就是人间的监狱杀多了,也会出事,更何况是这地狱。
“他杀到哪儿去了”
“饿鬼狱。”
“走,我们一起去求见地藏王菩萨。”秦广王发了话。
皇宫里,赵佶也买了一本,看着上面的画,不断研究着。“嗯,用笔十分细腻,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强化了视觉艺术效果,很好,很不错。这画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
一大早,赵佶把宁采臣找来,便是追问宁采臣这画的事。
好在宁采臣也知道一些后世的笔法,否则真要暴露了粉衣,真让她和赵佶讨论画作不成
“回陛下,用的是此物。”宁采臣摸出赶制的铅笔。
反正有什么全往这上面推。神仙法术的,是绝对不能让赵佶沾的。
在绘画上,赵佶就像是一个最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一样。在没有完全掌握住铅笔的使用手法前,他是顾不上其他事的。
“是的,陛下。注重构思,把绘画手段当作表达思想的载体,就是点子派了。而注重漫画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细腻的刻画来烘托漫画的主题思想,就是技法派。”
赵佶只试了试,便很快画出一张人像图来。
看了看,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用的。”
从接触铅笔,到宁采臣讲解,前后也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这赵佶果然是绘画上的天才。
在知道了铅笔的用法后,有宦官端来金盆,赵佶洗了手,又有人递来毛巾,为他擦干之后。赵佶说:“听说你的这种书卖得很火”
“是的,陛下。”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这么热闹,赵佶怎么可能不知道。“臣决定把所得收入献给陛下。”
“你不会以为朕是想贪污你的金子吧”
“不,陛下忘了,臣说过要买陛下的兵器的。这些钱就当是买兵器的钱了。”
“呵呵,你倒是做得好买卖。用朕给你印的书卖了钱,再用这钱与朕做交易。”赵佶笑了,觉得很有意思,端起桌上的茶问道,“你这次卖了多少就敢与朕做交易”
赵佶本就是那种和善的人,就是想让自己吓人些,都办不到。反而会给人一种好笑的感觉。
宁采臣低下头,不去看他的脸说:“大概有一二百万两黄金吧”
噗-
茶刚入口,便吐了出来。“多少”他很惊讶。
“陛下,奴才该死”负责上茶的太监立即跪下。
不管是茶太热了、太凉了,还是这茶不和口感。总之跪下请罪,就不会有错。
赵佶挥了挥手,让太监退下,然后问道:“多少你说你赚了多少
“回陛下,大概有一二百万两黄金。”
“一二百万两黄金这都赶得上朕一年的酒税了”赵佶是真的没有想过有这么多,不觉有些失神。“书上说富可敌国,朕以往还不甚相信,想不到世上真的可以办到。”
说完,以一种哀怨的眼神看向宁采臣,那眼神汇合了羡慕与嫉妒,然后归于空洞洞的失神。
宁采臣吓了一跳:“陛下,你怎么了”
“唉朕一直喜欢做画,大臣们都说朕的画登峰造极,无人能比。这是真的吗”
宁采臣说:“众位大人说的自然是真的。”
正文第380章、嫉妒啊
更新时间:201291010:22:41本章字数:5452
第380章、嫉妒啊
“陛下的创作面目并不象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圣堂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之趣。”宁采臣夸赞赵佶是出自真心。
一个人的字画,到了后世能卖到一亿以上。在书法家画家的角度上看,他绝对是位成功的画家,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赵佶却问道:“那为什么你的画可以卖到一二百万金。”
原来赵佶的目光是这个原因。
有人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有人是爱美人更爱江山,但宋徽宗是爱艺术胜过爱美人,爱美人胜过爱江山。
艺术价值高低,这是很难说的准的,甚至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举个通俗的例子,秦始皇用过的水壶,拿到现在,要想使用一下,估计还得洗个十来八年的,所以其使用价值不堪一提。但秦始皇用过的水壶不仅仅有使用价值,就是现在最知名厂家做的最精美的水壶,拿到市场上去买,也无法跟秦始皇用过的水浒值钱,因为秦始皇用过的,具备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宁采臣怎么都没想到赵佶会嫉妒自己。一个皇帝会嫉妒一个小官。
宁采臣觉得赵佶就是那只秦始皇用过的夜壶,而自己最多也就是出自高明功匠的手。
老实说,宁采臣真的就想这么和他解释。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想了一下说:“陛下,我这是以量取胜。与陛下是不能比的。”
“有什么不同你不过是只画了一幅,其他不过是雕版印刷罢了。”
这怎么解释想想,商品什么来着啊对了
“陛下,我这只是点子好罢了。人们没见过,也就趋之若骛,当人们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赵佶想了一下,说:“好吧算你有理。圣堂不过以后再有这么好的点子,一定要告诉朕。让朕也跟着你发一笔。”
“臣遵旨。”遇上这么个艺术皇帝,在艺术上,也只能这样了。
“好”赵佶很高兴,说,“既然这样,朕也不占你便宜,你卖书的钱,朕只收一半好了。”
说完又皱眉头,说:“可是一二百万两黄金,去了一半,也有一百万两。一时间,朕上哪儿去筹这么多兵器”
赵佶又吓了宁采臣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