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3(2 / 2)
“自然”他极为自豪,“大人想必知道我在家乡便开仓放粮,以济一方百姓。如果大人捉我去见官,我只当错看了大人,甘愿自缚受绑”
这是在挤兑宁采臣了。
真是越不想与他们有纠缠,越是让他绕了进去。
捉人,有纠缠。不捉,同样是纠缠。
“圣公不可”邓元觉大声道,“大家还靠你呢要捉捉我好了。”
邓元觉以为方腊是真心话,又怎么知道方腊自以为看穿了宁采臣。
在他看来,宁采臣若是想抓自己,那得看自己同不同意。既然知道了他武力不行,又何妨说点儿大话,表示出一点儿真心诚意来。
可是他又不能告诉邓元觉,宁采臣真的是普通人,几乎没有任何武力值。邓元觉不是自己,告诉了他,他只会露出马脚来。
现在邓元觉竟然真以为自己会束手就缚。可现在也只能演下去了。“元觉,此事你就不要管了。”
“那怎么能行咱们是一起来的。到时我怎么向兄弟们交待”
“方员外,你到底想怎样”不是方腊的法子太烂,而是后世各种骗局太多。方腊显然是比不了的。
“无论大人信不信,我必定要建成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大圣世界。”
虽然听上去,便知道是假的,但是这总是个目标不是。人之所以会进步,便是敢想,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进步,所以
“好好努力吧我精神上支持你们。”宁采臣说着话,转身就走了。
又是出手方腊的预料,一般来说,他在慷慨激昂一番后,就是不慷慨解囊,也多少会出一些。
精神上支持,虽然是新鲜话,但是也不难理解。
“圣公,这是”方腊出马还是第一次有人一毛不拔,邓元觉也对宁采臣大是奇怪。
“唉读书人不信鬼神”方腊半是解释,半是感慨道。
宁采臣听而不闻,反而加快的脚步。
当他远离了方腊他们后,黄庭内景经也不再闪烁,似乎是恢复了正常。
然而宁采臣又哪儿知道,这,不过仅仅是个开始。
宁采臣刚刚回了自己的住处,连喘口气的功夫也没到,便有宫人赶了来。
“宁大人,真是让杂家好找。听说宁大人出了城,紧赶慢赶,也才到了大人家,才找到了宁大人。”
来的太监一脸汗水,风尘仆仆的,显然是赶了好久的路。
“公公先喝口水。”宁采臣为他奉上手,这是下人为他倒的,现在先让了他。
“大人怎么能为小的奉茶使不得,万万使不得”这宦官连连摆手。虽说大宋有个童贯很有名,但是他又不是童贯,哪儿敢接宁采臣的茶。
“嗳一杯茶水,公公何必这么客气”宁采臣把茶交到他手上,“公公润润喉,也好说正事。”
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他饮了。
喝了茶,平静下心绪,才开口说:“小的是奉黄公公的命令来的。黄公公让小的给大人传个话,大人把西夏人得罪了。西夏人已经去宫中告状了。”
原来是这件事。宁采臣让人给了传话太监银子,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反正他也没有做什么。只是调换了饭食罢了。总不会为了这么件事,赵佶就处罚自己吧
如果真这样干了。那他这皇上也太丢人了。
宁采臣相信这个朝代,是不会这样对待文人的。
他不在意,可不等别人也不在意。宁采臣刚刚才坐下,又有人来。下人引了进来。
“云裳姑娘你这是”同样的风尘仆仆,只是一个流汗,一个不流汗罢了。
虽然没有流汗,这土却是一点儿没少吃。
华夏古代是以黄土覆地为路,是没有什么水泥的。
由于是黄土路,一旦赶起路来,免不了是吃灰喝土。身上黄土的多少,就可以看出人们赶路的急迫。
“宁大人不好了,是娘娘让我告诉你,西夏人把你告了。”云裳急急说。
“嗯,这事我已经知道了。”宁采臣点点头。有些不高兴,有些感慨。
老实说,不过是群西夏人罢了,而且还是群俘虏。
有什么不过是吃了顿正常的饭,大惊小怪。要知道我还曾经喝水果腹
唉华夏人真是太人道了
“知道那你为什么不担心”云裳好奇道。
“担心不过是喝了碗大米粥,有什么好担心的。”宁采臣不屑道。
云裳听着,没有出声,过了一会儿问道:“只是这样吗”
“嗯就只是这样啊。”宁采臣说。
云裳皱了下眉说:“可是为什么西夏人要冤枉大人杀了他们的人呢”
不问事实,先说冤枉。显然云裳是相信宁采臣的。
“杀了他们的人我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几天前,在大人带他们去了俘虏营之后。他们说大人埋伏了刀斧手,杀了他们三个人。”云裳说。
“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杀他们的人了。如果我真要杀人,还会让他们知道。”宁采臣很生气,这什么事儿,竟往自己头上栽。
云裳说:“大人,我是信的。以大人的修为,真想让他们死,哪儿还能让他们知道绝对是死了也不知道怎么死的。可是官家不知道,我在来之前,官家已经派出了宫中的宦官。”
“宁采臣宁大人,有旨意到了。”这边正说着,太监那独特的尖嗓子便在外面响了起来。旨意已经到了,就在大庭。距离宁采臣与云裳说话的偏厅,只隔了一个房子。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433章、太子变了
更新时间:2012101718:47:02本章字数:5812
第433章、太子变了
宁采臣让云裳在偏厅用茶,自己一个人去正堂接旨。
“公公,旨意呢”进了正厅,便看到一个太监双手空空地站在那儿,一脸的不耐烦。
旁边跟着侍候的下人,上前也不是,离开也不是。看到宁采臣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太监长得面红齿白,有些娘,却娘得很漂亮。见宁采臣动问,这太监才不耐烦道:“陛下招你进宫,还要什么旨意难道陛下的口谕就不是旨意了吗”
这是怎么了说有旨意的是他,说没有的也是他。
“宁大人,走吧”
“是。”
出了桃花庵,便见到太监自己骑的高头大马,分外神骏,一看便知不是宋地的马匹。
他翻身上了马才说:“宁大人,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份。能不与太子殿下争,还是不要争。这次陛下说什么,你就认了。最多大人也就是离开朝堂去地方上为官。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太子更好”说着他向北拱了拱手。
原来这太监是太子的人。
宁采臣正想着,那太监又说:“即使大人不应下来,也没用。大人也看到了,咱家这马可是太子殿下的西域汗血宝马。到时咱家骑着它去交旨,大人却好久不到,其结果,大人也是差不多。”
宁采臣点点头说:“明白了。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太子会针对在下”
太监高傲无比说:“这皇家的事,哪儿是咱一个下人明白的。不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咱家都明白,大人想必也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