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5(2 / 2)
只不过赵佶这个皇帝太不合格。
本来做皇帝,是需要理智来作为国家这艘船的船长,以避免船毁人亡。可是跟赵佶这个皇帝学做一个合格的船长,只会把船开到山上,把国民带到悬崖峭壁上。
他显然选错了老师。
宁采臣说:“陛下,这俘虏吃的比咱们自己的军士还好,这于理不合。”
咦他竟然承认了。胡娘说,当他不承认时,拿出证据来,证明他说谎,会降低他在父皇心目中的圣眷,但是他却承认了。怎么办胡娘没说啊
赵煊不知怎么办好。在他小厮的生涯中,他只知道做了坏事是绝对不能承认的。这大方承认是个什么章法他不懂了。
赵佶说:“让他们吃的好,这才能体现出我等上国风范,不是吗”
赵佶开口,赵煊立即接着说:“对,不错。你那样做,简直把我大宋的脸丢国外去了。”还好,这句是有的。
宁采臣说:“回陛下、太子殿下。这使俘虏吃得好,是件涨面子的事。”
呵呵不愧是胡娘,连他的回答都猜到了。也许胡娘说的不错,这读书人也许真的很好猜。
宁采臣接着说:“但是陛下,本士吃得比俘虏还差,这不更是丢人吗”
嘶他们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书上只说过要善待俘虏,可是却没有说看押俘虏的军士要如何。
宁采臣知道这时代的人就和后世的小学生一样,看书学习,是一字不敢更改,所以宁采臣继续说道:“陛下,咱们自己吃的这么差,咸菜就米饭。这外国使节见了”
不让宁采臣说完,赵佶立即便脸红道:“宁卿家,这不是朕的主意,是大臣们的主意。”
自己人吃得不好,让俘虏吃的再好,别人也不会高看你一眼。这道理就是市井长大的赵煊也懂。
哦是了。这还不是后世野猪皮们建立的朝代。吃糠喝稀,也可以叫“康乾盛世”。
哦是了。野猪皮生活在穷山恶水间,穷途潦倒,吃不饱穿不暖。能吃上了,可不就是盛世吗
然而大宋是汉朝,一代代传承,高了,自然知道衣食住用行的问题。
宁采臣立即说道:“哪个大臣这样提议的不管是谁,这个大臣都该杀他竟然使得陛下丢人丢到西夏去了。”
丢人啊赵佶不仅想:为什么朕就没想到,这自己人吃的差,同样会丢人。
宁采臣说:“陛下,这西夏人都有肉吃,臣只是让陛下的禁军吃了些荤油。臣可做错”
“没有。爱卿做的没错,应该嘉奖”赵佶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他也不是一个完全是非不分的皇帝。特别是关系到了皇家名誉,他更是极为重视。
这时候别说处罚宁采臣了。嘉奖他还来不及呢只因为宁采臣维护了他们赵家的名誉声望。
名誉声望这东西,这时代上下都极为重视。皇帝也不例外。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436章、大事化小
更新时间:2012101821:14:50本章字数:4259
第436章、大事化小
这也就是赵宋。儒学没有变质前,人们是注重声望的。
赵家人时刻不忘幽云十二州,未尝没有这个因素在。
好好一个处罚宁采臣的机会,怎么变成嘉奖了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太子赵煊立即说道:“就算如此,你也不应该杀死西夏使节。”
“殿下,臣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杀得人”宁采臣表现得很无辜。
“你手无缚鸡之力”这时西夏人竟然也来了。
特别是西夏副使站出来说:“虽然我不知道你有多厉害,但是你绝对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哦”宁采臣挑了下眉,看着这没有通禀,便闯进来的西夏人,说,“那你的意思人是我杀的了”
“虽然你没有亲自动手,但绝对是你下的杀手。”
混蛋咬死我是吧好只要你们不后悔。
“那我请问,为什么你们会出现在那儿要知道那可是本官回府的必经之路”
“这”他眼珠一转,“是了,咱们是想向你求求情,希望你能让咱们的人吃好一些。但是没有想到你却突然下了杀手。”
宁采臣点了点头说:“嗯合乎逻辑。”
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判断宁采臣了。这种事当事人又怎么承认
宁采臣杀没杀人,西夏人当然心知肚明。人不是他杀的,但是他却承认下来了。怎么会难道人真是他杀的
西夏人闭口不言。
宁采臣继续说:“不过为了这点儿小事,我会杀人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我总是做了,再杀你们,不是多此一举吗”
“你是为了怕我们告发你,才动手杀的人。”
“哦是怕你们告发我那么请问你们告发我之后,我会有什么事”宁采臣笑着反问道。
“你会”
嘶好像这件事好像真的告发了,也没有什么用。只为这点事杀人,确实站不住脚。
但是事已至此,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你是为了怕我们把你们宋人对待俘虏的事说出去,所以你们才动了杀心。”
他们是敌人吗是朋友吧
为了宋国的名声,我杀人。
这怎么看,最差也算是个因私废公吗他们真的是敌人吗不会是好朋友吧
吐槽,绝对是吐槽。
再看看赵佶,果然是一脸的兴奋与高兴。作为一个中华公司的总boss,有这样因公废私的好员工,任谁都是极为高兴的。
可惜,即便是好朋友,也是女孩子一月一次不得不放弃的好朋友啊。
宁采臣奏道:“陛下,为了我大宋的颜面,臣请旨杀光他们,不放其一人归国”
轰
这一下简直就像一颗炸弹炸开了赵佶的御书房。
“你你好狠”西夏人指着宁采臣,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愤怒、震惊、不解,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心情。
宁采臣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说:“既然西夏使节说我杀了你们的人,那么为了我大宋的声誉,你们去死好了。”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西夏人对这感触分外的深刻。不深刻不行,这本就是他们自己搬起来的石头。
“好了,朕在这做个和事佬。此事就这样算了。”赵佶很满意这个结果。
本来赵佶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