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1 / 2)
。
林冲没有出声,他知道宁采臣会解释。
只听宁采臣说:“这天下器具,军士们手中的兵刀,竟皆出自他们之手。”
林冲他们点点头。
“我听说古代君王为得名刀宝剑,都是亲自求取匠师。为何到了今日,反倒不再有旧日之观”
这问题可是超出林冲的能力了,根本回答不出来。又或说是想也没想过的事。
好在宁采臣也不是向他询问答案,只是问林冲道:“若是大宋的工匠为胡人得了,于我大宋是有利,还是有害”
“自然是有害的。”这根本不用想,也知道答案。不过林冲又说,“他们都居于京城,胡人又怎么可能难道大人有人欲投胡酋”
真是好强大的联想力。
“这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有一天会落入胡人之手。”
“呵呵,大人过虑。虽说军士们训练疲惫,不如往年。也许进攻是不足,但是防守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大宋守城还是颇有战力的”
说是颇有战力,但是看林冲骄傲的样子,简直就是在说守城天下无敌似的,可这又有什么好自豪。正所谓久守必失。
不过宁采臣却没有这么解释,而是问道:“如果他们在进攻辽国时,死伤惨重呢”
“大人是说”
“你也说过他们进攻不足。”
林冲沉默了。
宁采臣看着他,期盼着林冲的答复。
宁采臣不求收服林冲,就是收服,他也没有打天下的心思。他只希望获得林冲的帮助。
如果不是这次出使,他还不会这么迫切。而随着出使时那些拖后腿的出现,使得宁采臣极为失望。
于是一直只是构想,却没有行动,今天却是行动了起来。现在就差林冲的表态,以及挑明了。
卷四:序战第463章、劫狱
更新时间:201211122:30:54本章字数:9857
“师弟,这有什么好想的。大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了。你还想什么”鲁智深大声道。
林冲皱着眉说:“不,我还是不敢相信这胡人可以到京师来,前方军卒,还是有战斗力的。”
虽然林冲心中也承认宁采臣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他还是无法相信会发生宁采臣所说的那种事,或者说他不愿意相信。
“好了好了,不用想了,这种事只是我的担心罢了。”没有证据,只是历史的先知先觉,别人不相信也是很正常,这只是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身上没有什么王八之气,想让别人倒头就拜,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收获。至少这大宋的工匠归自己了。
历史上,中〗国一起战乱,那些工匠们不是断了传承,就是为他国所用。
现在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可以影响到一些工匠,这也算是一种收获了。
有了收获,这赶起路来,自然也就轻松许多。
“大人,胡人不通王化,咱们虽为使节,但也不是绝对安全。”
“难不成扮商人就安全”
白清对鲁智深他们说:“商人互通有无,对他们自然顶顶重要。如非必要,他们是不会动商人的。”
“何为必要”
“眼热财货,又或是本族缺衣少食。”
“好了,不要难为白大人了。赶快换了服饰,咱们好赶路。”宁采臣进来,听到他们的对话,立即说。
辽人本就是个部落联盟,就是立了国,这点也没有变。许多城池,表面上是辽国城池。贞实际掌管者却是一个个部落头领。
这样的统治制度,很难保障有不对宋使团出手的。而商人就不同了。
商人互通有无,中原的物资。只有商人能带给他们。看上去遭人眼热,非常危险,实际上却是绝对要比使节安全。
“大人,咱们扮商人没什么。但是大人却是朝廷命官,这样恐有流言对大人不利。”林冲突然开口说道。
“没有什么,只是一些流言,比不得安全重要。”后世社会重商之下,宁采臣自然不会看不起商人。再说一边是流言,一边是安全,后世人都会选安全。这是实际主义。非为其他。
为了好名声,连命都可以不要的后世人,不是没有,但却绝对不是宁采臣。
这是宋人与后世人的差异。林冲不懂,再劝道:“大人不是说行舟吗不若一开始便行舟好了。”
走水路也比扮客商要强。林冲为官京中,自然知道京中御史的厉害。他不希望宁采臣为此受责。
宁采臣想了一下才说:“不妥舟船是后备计划。北人虽不擅舟,但是一早知道,以一国之力。仍然不是我们可以对抗。故只能后备,不能开始使用,以免为他人所提前算计。”
林冲见宁采臣执意要扮商人。不由有些担心,可他这人又不好直直说出,只能说中发誓,若有万一,拼死也会全了这段忠义。
真是有心栽huhu不活,无心插柳抑成荫。
出了大宋的国土,宁采臣他们便伪装成了商人。不为别的,只是怕麻烦。
不过一国使节还没有商人安全,还真是够悲哀的。
大宋,汴京。
“他走了吗”
“是的。已经走了。”
“那好,接下来便看我们的了。”
“好等这一刻很久了,终于可以救出宋江哥哥了。”
梁山众人欢呼雀跃。他们这些人多数都是有官司在身,却在汴京停留,本身便是一件危险的事。
他们可不比李逵,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一门心思救人,为了救人哪儿都敢去。
他们可是除了必要的探听消息外,是全部留在桃hu庵,哪儿也不敢去。
现在终于要动手去救宋江了,也就代表着他们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到时候才是海阔天空,鱼跃千里。
吴用见众家兄弟都是对救宋江如此踊跃,自然是心中极为欣慰,还以为是宋江与众人心中真〗实写照。
计议一定,只等好时节,便把宋江救出。
却说宋江在得了所谓的三卷天书后,更是分外勤快,交好狱卒,一张口才简直是舌灿莲hu,佛祖下凡。浑不觉这秋后问斩之事。
秋后问斩,本来指的就是秋季杀人。
古人杀人都是有时候的,在万物丰收的季节方会杀人,除非极特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