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火星漫游 > 第23章 恐怖灾难降临

第23章 恐怖灾难降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没有出现暴雨和超级龙卷风之前,我是不会回去的。”

方旭极其肯定地说,“冯博士,你也了解我这个人,对于新兴的事物,我一向是非常有兴趣的。”

“抓紧时间回来,而且那白色石碑,天穹之上,电闪雷鸣,或许石碑上带着雷电超高强度的负荷,你千万不要接触。”

“我知道了,冯博士。这一次很有可能是最严重的灾难降临,但愿我们喜马拉雅山脉难民营,能够熬过这一次。”方旭在心中衷心的祝福,轻轻地挂断了电话。

方旭试着联系哈尔,却发现通讯失败,没有办法联系。

“太恐怖了。”对地球望远镜计划失败,没有记忆的艾丽萨,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神秘的白色石碑,科技空前发展,目前的人类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核技术,还拥有各种科技最前沿的星际武器,飞船,可是面对这白色的石碑,却一无所知。

恐惧源于未知!

秦瑶面不改色,不紧不慢地说,“不要怕。我觉得这白色石碑,应该并没有恶意,如若不然的话,下沉的速度不会这么慢,而且还成功地避开,居民楼社区甚至是咱们的风力发电设备。”

“如果老天爷真的让咱们死,那谁也没办法,在喜马拉雅山脉集中营的这些年,还没有发生过四点零级别以上的地震,这些破旧的房子,真的不知道能不能经得过地震的考验。”

十个AI系列智能机器人,看着眼前这神秘的白色石碑,也是手足无措。

方旭用命令的口吻说。

“去看一看,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器,攻击白色石碑!”

智能机器人没有迟疑,从三个方向实行统一的作战战术,保持着合理的掎角之势,慢慢地像白色石碑靠近。

“他们能行吗?”秦瑶非常的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智能机器人已经非常老旧,还有很多与判断力相关的核心机械构件也没有升级。

“应该可以吧。”对于这种机器人去探索未知生物未知领域的方式,艾丽萨也见怪不怪了。

方旭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拿出等离子散弹枪,也跟在机器人后面。

等秦瑶和艾丽萨反应过来的时候,再看方旭,已经快要到白色石碑的面前。

“方旭。”两个女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

“你们不要过来。”方旭回头大声喊道。

十名智能机器人,换成了整齐划一的队形,特别警觉。

“开枪!”其中的一名机器人,对另外的两个机器人命令。

另外两个机器人。毫不犹豫地扣响了扳机,子弹打在白色的石碑之上,被弹射出来,弹射过来的子弹经过反射杀伤力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杀伤力,方旭早有防备,赶紧俯下身,而剩下的那些智能机器人,就惨了,有七个智能机器人被子弹击中,瞬间就倒在地上,躯体轰隆轰隆地还着起火来,彻底报废。

倒在地上的方旭,看到了惊魂的一幕,白色石碑被重型火力机枪子弹打到的部分出现了一个一个的小凹点,不过这些小凹点,几乎在转瞬之间瞬间就恢复了。

其中的一个机器人被打伤,腿部膝关节这个机器人重心不稳,一头栽倒在石碑上。

另外一名机器人伸手过去搀扶,就在这一瞬间,栽倒的机器人头部,碰触到石碑。

刺啦……

将近一米长的红色电弧闪现出来,这是高强度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的放电电离现象,这两个机器人,身体机械金属结构有特别的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眨眼的时间就变成两堆冒着黑烟的黑炭。

正如冯耀辉博士所说的那样,这深不可测的白色石碑上,真的有高强度的电荷。

转瞬之间,十个AI系列智能机器人,只剩下会讲话的那一个,还完好无损地存在。

“方旭猎人,r>“我想,我们应该选择离开。”方旭试着联系哈尔,依旧还是联系不上。

这名唯一一个会讲话的智能机器人,浑身不自主地颤抖起来,“方旭猎人,我感觉到了非常强烈的电子干扰,我的电子大脑已经处于混沌状态,我……”

嘣的一声!

一团火光,从这个智能机器人的脑子里喷了出来,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放烟花。

仅存的一名智能机器人,也彻底报废了。

“方旭,我们该走了。”秦瑶急得原地直蹦,高指着方旭背后远处,滚滚袭来的黑色龙卷风。

“方旭,我们必须马上离开。”艾丽萨也很焦急,在这个时候哈尔号宇宙飞船去哪了?

黑色龙卷风,快速得像喜马拉雅山脉集中有的方向席卷,在龙卷风之上,伴随着极低的黑色乌云,乌云中不停交织赤色闪电,滚滚的雷声,时不时地传出来。

方旭,艾丽萨,秦瑶三个人,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位置海拔比较高,比喜马拉雅山脉集中营的人看得要远。

这种情况之下,山下集中营的人,如果发现了龙卷风,基本上龙卷风已经刮到集中营的居民大楼了。

毫无疑问。

这极端的天气,黑色的超强龙卷风,跟着白色石碑有直接的关系。

“方……旭,能……听到吗?”

方旭断断续续地听到了哈尔的声音,“哈尔,我能听到快回来。”

“我正在向回飞的路上,预计还有两分十二秒的时间,能够到达原地,电磁干扰太严重了,这个神秘的白色石碑应该,含有浓度非常高的磁电材料!我检测到白色石碑的宽度是3.1415926米,长度3.1415926米,两者的误差,几乎已经达到了纳米级!”

“至于高度,根本没有办法测量。”

3.1415926?

这个数字怎么如此的熟悉。

方旭惊讶道,“这不是圆周率的前七位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