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系统的“盲区”(2 / 2)
“所以,你的意思是……问题真的出在瓶子上?”法务负责人马克,一个严谨的中年白人,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可是,我们的供应商是Owens-Illois,全球最大的玻璃容器制造商!他们的品控是行业顶尖的!他们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不是他们犯了错误。”
李悦开口了,她的声音依然平静,但眼神已经变得像寒冬的湖面一样,冰冷而锐利。
“是有人,利用了这个盲区,制造了这个‘错误’。”
她站起身,走到了李然的虚拟屏幕前。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条从新泽西到SOHO的、代表着物流运输的空白线段。
“他们很聪明。”李悦的语气里,听不出是赞赏还是鄙夷,“他们没有试图攻破我们最强的防线,因为他们知道那不可能。他们找到了我们整个体系中最薄弱、也是最不起眼的一环。一个我们自己都忽略了的环节。”
她们太专注于打造一个完美无瑕的“核心”,一个绝对纯净的“内容物”,以至于想当然地认为,用来承载这个核心的“容器”,也同样是安全的。
这是一种技术人员和理想主义者常犯的错误——相信体系,相信规则,相信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
而她们的对手,道格拉斯·雷诺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从不相信规则,他只相信人性中的黑暗和利益的驱动。他知道,再完美的体系,只要是由人来执行,就一定有空子可钻。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李悦迅速打断了团队成员之间开始蔓延的沮丧和自责情绪,“马克,你立刻以公司的名义,联系Owens-Illois和我们的瓶盖供应商。不要质问,姿态要低。告诉他们,我们遭遇了恶意的商业攻击,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我们需要他们提供,过去一周内,所有发往我们SOHO仓库的货物的全部出厂检测报告、批次号、以及他们合作的物流公司的全部信息。”
“明白。”马克立刻点头,拿出手机开始联系。
“欣欣,”李悦转向李欣,“你现在去做一件事。以我个人的名义,在推特上发布一则简短的声明。”
“说什么?”李欣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茫然。
“什么都不要辩解,什么都不要否认。”李悦的眼神变得深邃,“只说三句话。”
“第一:我们已经注意到了相关的报告和舆论,我们对此表示最严重的关切。”
“第二:我们已经主动邀请并正在全力配合纽约市卫生局的官方调查。我们相信并会尊重官方的最终调查结果。”
“第三: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我们恳请大家保持冷静和耐心。如果最终证实我们的产品存在任何问题,峰牌公司将承担一切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
李欣愣住了。这和她想象中的强硬反击完全不同。这几乎是一种……示弱?
“姐,这样……这样不是等于承认我们有问题了吗?”她不解地问。
“不。”李悦摇了摇头,“在公众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的时候,任何强硬的辩解,都会被视为狡辩和心虚。我们现在说什么,都不会有人信。既然如此,我们索性就把姿态放得足够低,把最终的裁决权,完全交给‘官方’和‘真相’。”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暂时降低公众的对立情绪,为我们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李悦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也给我们的对手,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让他们以为,我们已经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地等待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