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方舟号星际飞船(2 / 2)
腾龙一型载人飞船只有两个舱段和一个对接口,两个舱分别是载人舱和推进舱。
推进舱安装有霍尔电推系统,在太空可以提供动力,而从地面发射腾龙一型载人飞船到太空靠雅赞电磁推进轨道提供主动力。
载人舱空间不小,超过了20立方米。这么大的空间,自然是考虑到了可以携带武器以及装备以便执行战斗任务。
载人舱头部是对接口,必要时候可以与其他飞船或者空间站对接。
战神一号具备太空生存能力,所以林长康无需更换太空服,依旧穿着战神一号。
飞船早已经准备完毕,一切不必要的措施都已经清空,尽可能地布置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空间。
“长康同志,好久不见啊。”雅赞发射中心的总指挥尚为民迎接道。
“尚老,好久不见。马老和郭老可还好?”林长康问候道,他与尚为民,马方军,郭云天三人可以说是老相识了。
“除了忙,别的都好。”尚为民笑道,“好了,时间紧迫,就不多闲聊了,我们赶紧开始吧。”
“好。”林长康笑道,太空他上过好几次,但是通过弹射这种方式他还是第一次。
很快,工作人员就将林长康送上了飞船之中。
这艘飞船只有一个座椅,到了太空之后,这个座椅还会收回来,只留一个空室给林长康。
林长康用安全带固定好自己,发射中心就开始准备发射动作了。
“发射倒计时3,2,1,发射!”
一声令下,强烈的推背感骤然来袭,飞船的加速度不断攀升,短时间内就会达到50个g的加速度。
为了能够载人升空,林长康要承受高达50个g的过载,目前,这个世界上除了他,恐怕没有别的人能够承受得了。
不得不说,腾龙一型的减震降噪系统做得相当不错。如此猛烈的加速度之下,林长康也没有感受到太大的震动和噪音,只有如同蚊子般的嗡嗡噪声。
飞船速度越来越快,飞船是具备天窗的,但是在电磁轨道加速阶段,天窗却是封闭着的状态,白色合金将天窗封住。
这是考虑到天窗结构存在脆弱点,倘若天窗发生事故,破碎或者脱落的时候,这块合金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进行防护。
运行了一段时间,突然振动加大,耳麦传来一声巨响,林长康豁然一松,身子开始飘了起来。
这是飞船出了电磁轨道了。
这艘飞船同样需要激光加速,一道道激光从地面站射出,打在飞船的推进舱尾部,推进舱冒出滚滚的白烟,助力飞船飞上太空。
飞船继续极速飞行,大约十分钟之后,飞船抵达预定轨道。在飞船的相邻轨道,东胜国前些年发射的太和号空间站随时待命。空间站上有多艘飞船,可以随时执行转移和返回任务。
林长康解开安全带,解除战神一号和神甲,座椅收回,天窗打开,太空中的景色顿时映入眼帘,不过林长康无暇欣赏这太空美景。
林长康使用手势识别功能,对着摄像头做出了几个手势,收到指令,嘀嗒声起,飞船的墙壁上露出了一个个的水晶珠子,组成了一个奇异的阵型。
这是林长康和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出来的“群星聚灵阵”,能够聚集一定区域内的中微子集中在一尺之地,功率越高,采集范围越广,产生的中微子浓度越高。
林长康轻轻一点便悬浮在飞船中央,他盘腿悬浮在空中,开始静心凝神,感应中微子的存在。
这一感应,他顿时觉得一道烈火涌入眉心,一阵火辣辣的刺痛感传来,中微子浓度过量了!林长康连忙调低群星聚灵阵的功率。
看来在外太空中,中微子的浓度的确是更高。而且太空中的中微子似乎和核反应堆里面产生的中微子有些不同。
这种不同不只是浓度的差异以及中微子种类的差异,而是核反应堆里的中微子。似乎乎是野生的,没有经过处理的中微子,比较纯粹。
而太空中的中微子,似乎是经过了炼制,就好像他的内力。只是这种炼制好像是天然形成,并没有太多的个人意识。
太空中的中微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狂暴激烈,一部分宁静悠远。看来这些中微子一部分是太阳的核反应所产生的,而另外部分有可能是太阳系外的其他恒星带来的。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中微子犹如水火交融,根本分不出来。只有当林长康吸收的时候,才能将其分开。
如果用小说术语,这两种能量可以称为太阳真火和星辰真水。太阳真火和星辰真水它们的吸收的丹田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