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一次协调会(2 / 2)
赵工时不时抛出的技术细节问题,我不懂的,就立刻在边上记下“待查”,绝不再贸然接话。
他偶尔看一眼我的记录本,眼神里的审视感似乎淡了那么点儿。
散会时,人走得差不多了。赵工整理着资料,突然问我。
“刚才我说的那几个参数,转换工具版本什么的,知道去哪查标准要求吗?”
我愣了一下,“技术支援中心共享文档库的‘外协数据规范’文件夹,有标准模板和说明文档,对吗?”
他嗯了一声,把最后一份文件塞进包里。“那地方,没事多翻翻。”说完,拎起包大步走了。
会议室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看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有大片标着“待查”的空白,长长叹了口气。
我拿起笔,在“待查”列表的第一行,用力写下“C3PvsSTEP差异详解”。
又在旁边加了个括号:(查共享库文档、请教陈主任)。
第一次协调会,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
回到工位,我立刻打开内部系统。搜索框输入“外协数据规范”,弹出十几个PDF。
我点开最顶上的《STEPAP214转换标准》,都是“实体实例”“边界表示法”……
鼠标滚轮往下滑,突然跳出加粗标题:非线性误差补偿参数设置。
“就是这个!”我抓起笔抄录条款。
身后传来脚步声,陈主任走到了我身边。
“会开完了?赵工那边…没为难你吧?”
我苦笑一下,把记录本翻到记满“待查”的那页推过去。
“没直接轰我,算不算没为难?”
陈主任像是想笑又忍住了。
“正常,赵工那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尤其对数据。”
“他那项目精度要求变态,外协厂的数据要是格式不对,导入就乱套,能把他逼疯。你列这些…”
他手指点了点“特征识别算法”、“公差带映射”,“都是硬骨头,啃下来,下次他就没话说了。”
“主任,这些参数…真那么要命?”我看着纸上那些天书般的词。
“要命?这么说吧,一个坐标基准点设错了,或者非线性补偿参数没设好。”
“加工出来的东西,轻则尺寸超差报废,重则装上去影响整体性能,变成废铁。你说要命不要命?”
“我们这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数据,就是命根子。”
他语气严肃了些,“支援中心的工作,就是确保这命根子从源头到我们手里。”
“每一步都准确、安全、可控。流程合规不是走过场,是防火墙。”
“你负责协调,被老赵敲打敲打,是好事。把这些东西吃透了,以后就是你的底气。”
“明白了,主任。”我看着笔记本上那些“硬骨头”。
感觉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压力,更像是一个个待解的谜题,解开了,就能推开一扇门。
“行,你忙吧。有不懂的随时问,别怕丢人。”陈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重新看向屏幕,深吸一口气。
鼠标点开另一个文档《C3P内部数据格式详解》。
一行行看下去,结合赵工会上强调的“特征树结构”,脑子里模糊的概念似乎清晰了一点点。
我开始把赵工提的要求、文档里的标准、我理解的关键点,一条条梳理出来。
窗外天色渐渐暗下来,我把整理好的要求文档打印出来,又拿起桌上那份外协厂提交的文件夹,赵工“留”在会议室的那份。
翻开,里面果然是一叠打印的原始数据报告,格式杂乱,很多字段名称都看不懂。
我对照着我刚整理的要求清单,在报告空白处一条条标注疑问点。
一条条标注下来,那文件夹的空白处被我写满了红色问号。
看着这份被红色“淹没”的报告,我反而踏实了些。
不懂没关系,把问题找准,就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