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 > 第220章 祖国的倚仗

第220章 祖国的倚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九点五十分,我调试好会议室的投影设备。

高柏龙抱着笔记本第一个进来,后面跟着楚星河、王柏和梁卓如。大家默契地找位置坐下,没有人交头接耳。

直播画面里,机场跑道肃穆庄严,礼兵肃立。

当搭载遗骸的运-20缓缓滑行时,高柏龙轻声问:“主任,您说他们能想到七十多年后,祖国会用这么高的礼遇迎接他们回家吗?”

楚星河接话:“肯定想得到。他们当年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不就是为了今天的盛世吗?”

王柏指着画面:“看,烈士棺椁上覆盖着国旗。这是祖国给予的最高荣誉。”

梁卓如眼眶微红:“我爷爷要是能看到今天该多好。他生前最惦记的就是那些留在异国他乡的战友。”

直播结束后,大家沉默着回到工位。

高柏龙突然开口:“主任,我建议在系统登录界面增加一句提示语,‘今日工作,皆为报国’。”

楚星河点头:“这个提议好。每天开工前看到这句话,能提醒我们工作的意义。”

王柏操作着新设备:“其实不用提示,咱们干的活本身就在报国。每个零件、每行代码,最终都会转化为保卫国家的力量。”

梁卓如整理着文件:“是啊,想到我们研发的设备可能会装备在最先进的战机上,守护着祖国的蓝天,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我站在办公室中央,看着这群年轻人。

他们或许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但他们在另一个战场上同样奉献着青春。

从高柏龙严谨的参数核对,到楚星河细致的操作指南,从王柏熟练的设备调试,到梁卓如规范的流程记录,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报国”二字。

“各位。”我提高声音,“工作照常进行,但从今天起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来完成。因为这是我们向先烈致敬的最好方式。”

“因为在这里,我们和七十多年前埋骨他乡的那些年轻人一样,都是祖国的倚仗。”

高柏龙率先响应:“明白!我会把境外控股的案例分析透彻,绝不让任何安全隐患从我们手上溜走。”

楚星河接话:“操作指南我今天一定完成,确保新设备发挥最大效能。”

王柏检测着样品:“我已经掌握新设备操作要领,检测精度保证达标。”

梁卓如完善着电子记录系统:“我会优化流程,让每个环节都可追溯、可核查。”

看着他们专注工作的身影,我感受到一种传承的力量。

从志愿军将士到今天的军工科研人员,时代在变,战场在变,但为国奉献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成为镜头前的英雄,但我们深知,祖国的强大正是由这千千万万个平凡岗位的坚守汇聚而成。

下午上班时,高柏龙拿着写好的案例来找我:“主任,您看看这个案例分析行不行?我特别强调了在审查供应商资质时,要关注股权结构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我仔细阅读后点头:“写得很好,特别是总结部分,‘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把这个案例加入到新员工培训教材中。”

楚星河也完成了操作指南:“主任,我把安全操作要点用红色标出了,还增加了常见错误示例。”

王柏送来检测报告:“新设备运行稳定,检测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梁卓如汇报:“电子记录系统已全覆盖,老同志们经过培训也都掌握了。”

看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我深感欣慰。这些年轻人正在快速成长,他们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更理解了工作的深层意义。从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中,我看到了军工事业的未来。

下班前,我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今天的工作完成得很好,特别是面对新设备、新系统,大家都能快速适应、严格把关。”

“这就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用我们的专业和坚守,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高柏龙代表大家发言:“主任,我们明白了,祖国的强大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就是把好每道关,做好每件事。”

离开办公楼时,我看着“航空报国”四个大字,心中充满感慨。

是啊,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建设的时期,从硝烟战场到科研一线,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而我们,正是这伟大征程中的接棒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