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7章 求之不得(2 / 2)
没错,一般的古董可能流落民间,但是那种顶级的好东西基本上都是传承有序。
每一个时代都有著名的收藏大家。
他们在拿到这些好东西之后,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以证明这些物品曾经归于自己之手。
也方便日后,其他的收藏家辨别真伪。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众多皇帝了。
比如说清代的有些皇帝最喜欢的就是书画,喜欢在大量名人的真迹上面,盖上自己的印章,写下属于自己的题跋,表明他的品味不凡。
甚至有一些作品,因为太受皇帝的喜欢,以至于点名要求放在陵墓中陪葬。
而眼前这个紫砂壶,就是一个传承有序的东西,如果不是遇到了清末的动乱,也不可能流落到赵水生眼前。
赵水生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看着常先生问道:“不知这个要多少钱?”
常先生严肃道:“这是今天最重要的东西,我那朋友特别提醒我了,一定不能卖少了。”
“如果不到一千五百块钱,那他宁愿放在手里,也绝对不会卖出去!”
“这么多!”旁边的老钱头心中惊呼起来。
在他眼里看来,这只不过就是一把泥巴做成的壶,上面花里胡哨的写了一些字,他也不认识。
至于要这么多钱吗?
上千块钱,都能买一条小黄鱼了。
老钱头不知道这些东西,危机时刻到底能不能换钱?
但是他心里可是非常清楚一条小黄鱼,在战乱年代可是能救命的存在!
也不怪老钱头会这样想,他这一辈子颠沛流离,遇见过太多的苦难的事情。
此时见到一把茶壶就能要这么多钱,多少有点不敢置信。
只不过,他本身也并不是交易双方,明白自己没出口的必要,只是在一旁安静的看着。
他不知道的是,赵水生现在心里激动的很。
这可是以后能升值到三千万以上高价的好东西啊!只要他这么点钱,岂不是赚大发了?
赵水生毫不犹豫:“行,那就成交!”
常先生都有些惊讶,没想到他会这么痛快。
将三样东西全部都拿到手了之后,赵水生又把承诺的钱和粮食交给常先生,两边都十分满意,满载而归。
回到村里,杨书记找到赵水生:“水生,趁着现在天气还不太凉,而且大家也有时间,你看看能不能组织一次打猎活动?”
“村里大家又找我呢,他们不好意思去求你,就只能找到我头上了。”
赵水生想了想:“这个时候,不应该准备过冬的柴火吗?还有时间上山打猎?”
“这不,上山里也能找到些枯枝败叶之类的,背一麻袋回去,还能有肉吃,当然合适了。”
杨书记笑道。
赵水生点了点头:“行,择日不如撞日,那明天就出发吧!”
他这次带的人不多,除了自己之外,就是牛大强几个熟悉的面孔。
来的都是年轻小伙子,特别愿意跟着赵水生一起去打猎,甚至可以说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