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四合院:从技术员到人生赢家 > 第229章 日常的幸福

第229章 日常的幸福(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天刚蒙蒙亮,陈凡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了。旁边冉秋叶还睡着,呼吸均匀,老三晓玥在她身边蜷成个小肉团。他披上外套,先去厨房把小米粥坐上锅,小火慢慢熬着。这是冉秋叶坐月子时养成的习惯,她说早上喝碗热粥,胃里舒坦。

粥在锅里咕嘟着,他又转身进了晓峰和晓琳的房间。俩孩子还四仰八叉睡得香,晓峰怀里还搂着那本《少年科学画报》。陈凡把踢到地上的被子给他们重新盖好,又把掉在地上的画报捡起来放回床头。看着儿女睡得红扑扑的小脸,他心里头那点因为公司杂事带来的烦躁,一下子就熨帖了。

“爸爸…几点了?”晓峰迷迷糊糊睁开眼,嘟囔了一句。

“还早,再睡会儿。”陈凡压低声音,给他掖了掖被子。

等粥熬得差不多了,米香飘了满屋,冉秋叶也醒了。陈凡把温在锅里的鸡蛋和馒头片端上桌,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早饭。晓琳叽叽喳喳说着今天学校要检查红领巾,晓峰埋头呼噜呼噜喝粥,心思明显已经飞到了他那个拆了一半的旧闹钟上。晓玥坐在宝宝椅里,挥舞着小勺子,咿咿呀呀地参与着“讨论”。

“慢点吃,别噎着。”冉秋叶给晓峰擦擦嘴,又扭头对陈凡说,“今天区里有个教研组长会,我可能得晚点回来。”

“没事,你去忙,晚上我回来做饭。”陈凡夹了块馒头片给她,“马华现在把食堂弄得不错,我中午在那对付一口就行,省事儿。”

吃完饭,陈凡先把晓玥送到邻居家临时照看——这是冉秋叶同事的母亲,退休了,喜欢孩子,帮忙看着点。然后他骑着自行车,先把晓峰晓琳分别送到学校和幼儿园,看着他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进了校门,这才调转车头,往公司蹬。

到了公司院子,还没进门,就听见周师傅在工棚里训人的大嗓门:“…跟你说了多少遍!这个倒角不能这么打!差这一丝,装上就得晃悠!重来!”

被训的是新来的一个小伙子,低着头,脸涨得通红。陈凡没进去,就在门口笑了笑。周师傅这脾气,改不了,但对活儿的要求是真高,有他把着质量关,自己省心不少。

办公室里,赵卫国已经在了,正对着电话跟南方那边的供应商扯皮稳压器外壳的模具费用,唾沫星子横飞:“…王老板,咱们合作不是一次两次了,你这个报价不实在啊!比别人家高出一大截,你让我怎么跟公司交代?…啥?材料涨了?那你把进货单传真给我看看…”

陈凡没打扰他,走到自己办公桌前坐下。张姐已经把昨天的报表整理好放在他桌上了,旁边还泡好了一杯浓茶。他翻开报表,仔细看着上面的数字——稳压器的出货量稳步提升,红旗县那边几个技术咨询项目的尾款也到账了,机床厂项目的奖金发放清单需要他最终签字…这些枯燥的数字,此刻在他眼里,却透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扎实感。

下午,他抽空去了一趟红旗县。技术服务中心的主体结构已经起来了,工人们正在忙着砌墙。大刘戴着安全帽,蹲在工地边上,跟县里派来的技术员讨论着内部线路的布局。看到陈凡来了,他赶紧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

“凡哥,你咋来了?”

“过来看看进度。怎么样?有啥困难没?”

“大的没有,就是县里希望咱们能把培训教室的照明线路预留得更充足点,说以后可能要放投影仪。”

“这是好事啊,说明他们眼光长远。按他们说的办,预留好。”陈凡点点头,“这边你多费心,城里那一摊子我也盯着呢。”

从红旗县回来,天色已经擦黑。陈凡先去接了晓玥,小丫头看见爸爸,张开小手就要抱。他又赶去学校和幼儿园接上晓峰和晓琳。晓峰一上车就兴奋地说他今天自然课学了杠杆原理,回家要给爸爸演示。晓琳则撅着小嘴,说同桌抢了她的新橡皮。

回到家,冉秋叶还没回来。陈凡系上围裙,开始张罗晚饭。厨房里叮叮当当,油烟机嗡嗡响。他炒了个西红柿鸡蛋,又热了早上的剩粥,蒸了几个速冻包子。饭菜刚上桌,冉秋叶也拖着疲惫的步伐进了门。

“开饭喽!”陈凡招呼着。

一家人又围坐在餐桌旁。晓峰迫不及待地拿出他的杠杆演示工具——一根筷子和几块橡皮。晓琳还在告状,说同桌怎么怎么坏。晓玥挥舞着小手,试图抓盘子里的包子。冉秋叶一边听着孩子们吵闹,一边跟陈凡简单说了说今天开会的内容。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高谈阔论,只有寻常的饭菜,琐碎的日常,和孩子们的吵闹拌嘴。但陈凡看着这一幕,心里却被一种巨大而平实的幸福感填得满满的。这种柴米油盐的踏实,这种家人相伴的温暖,这种靠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创造、一点点守护起来的小日子,才是他穿越以来,拼命奋斗所追求的最终意义。什么宏图大业,什么亿万身家,归根结底,不就是为了这灯火可亲、家人团坐的平凡一夜吗?

他给冉秋叶夹了一筷子鸡蛋,又给晓琳把包子掰成小块,听着晓峰还在那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杠杆。窗外,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这就是他的幸福,实实在在,触手可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