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中苏大空战(1 / 2)
就在吴泰勋疾风暴雨般的收复了唐努乌梁海的同时
苏蒙边境重镇,恰克图的丘陵上,莫德尔站在壕沟旁,手里捏着望远镜,目光越过边境线。
“让兄弟们加速构筑阵地”他回头对马克副旅长说道说“苏俄人肯定会在伊尔库茨克屯驻重兵,准备反攻的。恰克图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几十公里外,黄克实带领的药警总团正在镇守苏赫巴托尔。士兵们背着沉重的重机枪,裤腿沾满草汁,军靴上全是泥泞,却没人敢放慢脚步,十几天前,杨宇霆派遣莫德尔的教导旅前往恰克图守备边境,防守苏军可能的反攻,而黄克实的药警总团就被派来了苏赫巴托尔,这两座城市是苏蒙边境线上最重要的两个交通枢纽和贸易重地。
教导旅和药警总团互为犄角,开始了大规模的防御阵地的构筑和发掘,后勤补给也从后方不停的运输上来。
两天后,乌兰巴托司令部里,杨宇霆盯着桌上的电报,眉头拧成了疙瘩。莫德尔和黄克实的防线在构筑,但苏军在伊尔库茨克的“底细”还没摸清,苏军到底集结了多少部队也是未知数?机场藏了多少战机?
“命令第三航空师,派疾风侦察机去伊尔库茨克侦察,”杨宇霆手指向地图的位置,“必须搞清楚苏军的机场位置、主力有多少人和防空火力,不然咱们就是睁眼瞎。”
命令下达后的乌兰巴托机场,透着一股紧绷的忙碌。
作为苏俄军队在外蒙最重要的城市和据点,乌兰巴托机场本身就非常大,杨宇霆进占乌兰巴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数千民夫对乌兰巴托机场进行紧急的扩建,搭建临时的机库和油料库。
第三航空师师长沃尔夫拉姆·里希特霍芬接到命令时,就派出了东北空军四大天王之一的高志航率领战斗机护航,让疾风侦察机去侦查伊尔库茨克的情况。
高志航点点头,伸手拍了拍黎明2型的机身,这架战机陪他击落过7架敌机,侧面的“红男爵师”标志被地勤擦得锃亮。
第二天凌晨四点,天还没亮,三架“疾风”侦察机就滑上了跑道。机身涂的浅灰色伪装在晨雾里几乎隐形,机翼下的侦察相机早已调试完毕。高志航驾驶黎明2型冲在最前面,引擎的轰鸣声划破寂静,还有11架黎明2型战斗机紧随其后,像银色闪电一般,将侦察机护在中间,朝着正北方向的伊尔库茨克飞去。
“各机保持高度,航向”高志航的声音在无线电里响起“疾风机组注意,过了边境线就开始拍摄,重点拍机场和部队集结地。”
侦察机机长陈默是个老飞行员,他也是少帅当年第一批派到法国学习飞行员课程的老学员之一,操控着疾风游刃有余,手指轻轻搭在快门按钮上“收到,高队,保证把列万多夫斯基的底裤都拍清楚。”
此时的伊尔库茨克方向,苏俄军队的几架波利卡波夫侦察机同样执行着相同的任务,打算飞越边境,到恰克图去侦查敌情。
六架伊-16战斗机负责保驾护航,带队的上尉伊万诺夫咬着牙,操纵杆握得发白。他上个月刚在演习里拿了“最佳飞行员”,他根本没把中国战机放在眼里。
早上六点半,双方机群在距离伊尔库茨克80公里的空域相遇。
“左前方发现敌机!六架伊-16!”陈默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苏军战机排成一字型,正朝着疾风侦察机冲来。
高志航立刻下令“第二小队,你们去拦左翼三架,第一小队,跟我护着侦察机,别让他们靠近!”
高志航猛地推下油门,黎明2型瞬间提速,像一道银箭般冲向苏军战机。一架伊-16试图咬尾,他突然一个急转弯,机身几乎垂直于地面,然后迅速拉升,这手“剪刀机动”把苏军飞行员晃得晕头转向,高志航趁机绕到敌机后方,按下机枪按钮“哒哒哒!”
子弹精准命中伊-16的引擎,黑烟瞬间冒了出来,那架战机摇摇晃晃地坠向草原。另一架黎明2也没闲着,他利用俯冲优势,从高空冲下来,一串子弹打穿了另一架伊-16的机翼,敌机失控地打着旋儿,最后砸在地上炸成了火球。
另一边,伊万诺夫带着三架伊-16冲向疾风侦察机。
“高队,他们冲侦察机来了!”陈默对着无线电大喊
高志航趁机咬住了伊万诺夫的战机。黎明2型的速度优势此刻完全显现,他轻松跟在伊-16后面,瞄准镜牢牢锁定敌机尾翼“老毛子,尝尝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