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新生活运动(1 / 1)
晚宴在温馨的氛围中持续了很久,父子二人有说不完的话。从苏俄的政治局势,到国内的抗日形势,再到未来的发展规划。
晚宴过后,南京先生带着建丰同志来到书房。书房内陈设简洁,墙上挂着中山先生的画像和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书桌上堆满了各类文件和书籍。南京先生坐在沙发上,示意建丰同志坐在自己身边,说道“经儿,你刚回来,还需要好好休息,但有些事情,我想早点跟你说说。”
建丰同志坐直身体,认真地听着,他本想和父亲说关于组建青年军的事情,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自己毕竟刚刚回国,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是陌生的,父亲虽然想念自己,但是父子关系毕竟生疏许久,这种涉及到利益和军队的话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及的,只能慢慢来。
“如今国内局势复杂,外有日寇觊觎,内有军阀割据,还有东北军的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国家积贫积弱,民生凋敝。”南京先生的语气沉重起来“这几年来,我是如履薄冰啊。。”
“父亲这几年确实操劳。”建丰同志有些心疼的看着父亲,印象中的父亲还是中年模样,如今再见已经有些老者姿态了。
“国家大事,繁杂众多。”南京先生慨叹道“不过如今你回来了,就好了。可以帮我分担分担了。”
“父亲尽管吩咐。”建丰同志说道。
“我深知,要抵御外侮,必先安定内部,要安定内部,必先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所以我正在推行‘新生活运动’,目的就是要改造社会风气,提高民众素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南京先生说到道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各个省份说道“新生活运动的核心是‘礼义廉耻’,我要让每个国民都明白,个人的品行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提倡简朴、勤劳、守纪律的生活方式,摒弃奢靡、懒惰、贪腐的恶习。只有全国民众齐心协力,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建丰同志压下心中的想法,认真思索着父亲的话,点头说道“父亲说得极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军事和经济的硬实力,更在于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生活运动能够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国民素质,确实是强国富民的根本之策。”他想起在苏俄看到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补充道“在苏俄,民众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新生活运动,也可以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加强对民众的组织和引导。”
南京先生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你说得有道理。我已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生活运动,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军队,都要积极响应。官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摒弃贪腐陋习,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地图上的西南方位,“不过新政推行,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需要有人实地去落实、去开拓。我考虑让你去一趟重庆,那边是推行新政的关键区域。”
建丰同志心中一怔,随即反应过来,父亲这是要给他实打实的历练机会。
“重庆地处西南腹地,如今不少工业和机构正在向那边迁移,是未来重要的后方基地,亟待整顿风气、发展生产。”南京先生缓缓说道,“我想让你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专员的身份,前往这个地方,主抓新生活运动的落地,同时调研地方经济,尝试推行一些便民利国的新政,比如整顿吏治、推广新式耕作、规范市场秩序。这些事看着琐碎,却是稳固后方、积累经验的关键。”
建丰同志心中的遗憾瞬间被使命感取代,他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没有基层历练的根基,任何宏大的设想都是空中楼阁。他站起身,郑重地鞠了一躬“儿子听从父亲安排,定不辱使命。在重庆期间,我会认真调研,踏实做事,把新政推行好,也积累足够的经验,将来为国家的军事建设和长远发展出力。”
南京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志气就好。你刚回来,不用急着启程,先在南京休整几日,熟悉一下国内的局势和政府的运作流程,我让相关部门给你准备好详细的资料,你好好研究。”
他顿了顿,又说道“除了新生活运动,经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这些年,国家战乱不断,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落后,财政收入微薄,根本无力支撑大规模的军事建设和民生改善。所以我计划,未来几年,要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
他看着建丰同志,眼神中带着期许“你在苏俄多年,接触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认识不少海外人才。我希望你能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招揽人才、引进技术。把西南打造成坚固的大后方,以免未来。。”
“父亲是说日本人?”建丰同志说道。
南京先生点点头“日本人的举动越来越出格,我怕他们很快就要图穷匕见了,这几年来,国内刚刚消停了一些,中央军也进行了扩编和整顿,有了八十余万人的部队,但是和日本人比起来,还是太弱小了。我们需要的是时间,一旦日寇在东南沿海发难,国家财政的半壁江山就要毁于一旦,所以这两年来,我一直在南京,重庆,成都三面跑,就是为了有一天,日本人真的打来了,我们能有个大后方可以落脚。“
“父亲深谋远虑。”建丰同志理解了父亲的用心,甚至还有些心疼父亲“日本人确实狼子野心,九一八,淞沪,厦门,包括前不久的曼谷屠杀华人,都足以证明,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对我们动手的。”
南京先生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建丰同志“这份任命文件你收好,除了协调经济建设和新生活运动,你在重庆推行新政期间,可直接向我汇报工作,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会给你全力支持。”
建丰同志接过任命文件,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这不仅是父亲对他的信任,更是国家赋予他的重任。“请父亲放心,儿子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在重庆踏实推行新政,积累经验,竭尽全力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郑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