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此岸,彼岸(1 / 2)
《爱的奉献》的歌声,还在南中国的上空回荡。
“希望工程”的成立,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甘霖,浇灌了整个华夏大地。其引发的舆论海啸,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京城的红色内参,以前所未有的篇幅,连续三天报道了蛇口的这场“慈善风暴”。总设计师的批示,只有一个字。
“好。”
一个字,重于千钧。
它意味着,陈山所走的这条路,不仅被允许,更被肯定。
粤省和深圳市的电话,几乎要打爆梁文辉的办公室。内容只有一个:全力配合!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
王虎这几日,走路都带风。他把那份写着报纸揣在怀里,见人就想掏出来显摆一下。
他妈的,这辈子就没这么舒坦过。
什么叫排面?这就叫排面!
山哥一句话,撬动了全球华商。再一句话,定鼎了国家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大计。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股狂热的氛围中时,一个不速之客,悄无声息地抵达了蛇口。
……
一艘来自香港的普通客轮,停靠在码头。
一个穿着一件时髦的喇叭裤,花衬衫的扣子解开了两颗,露着胸口,头发烫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卷发的年轻人,走下了舷梯。
他约莫三十出头,眼神桀骜,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嚣张气焰。
这股气质,和之前那些谦逊或精明的南洋华商,格格不入。
守在码头的和记安保,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赶紧报告给了阿明。
“站住!干什么的?”
“喂!你们是和记的人吗?陈山呢?”年轻人看到不远处站着的阿明,扯着嗓子喊道,带着一股浓重的闽南腔。
安保人员对视一眼,皱起了眉。
直呼“陈山”之名,而不是称“陈老板”或“陈先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冒犯。
阿明的脸皮抽搐了一下。
他妈的,这小子管谁叫“喂”呢?
要不是陈山提前打了招呼,他现在已经让这小子知道香港的规矩是谁定的了。
......
王虎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跟梁文辉吹牛。
“宝岛的?”王虎接过名片,愣了一下,随即脸色就变了。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对讲机,声音压得极低,却透着一股杀气。
“把人给我盯死了!一只苍蝇都不准飞出去!”
“山哥!”王虎冲进陈山的办公室。
陈山正在看一份关于半导体光刻技术的资料,头也没抬。
“慌什么。”
“来了一个宝岛的!指名道姓要见你!”
梁文辉也跟着走了进来,他推了推眼镜,脸色同样难看。
“山哥,去年,现在两边还处于军事对峙状态,连正常的信件往来都做不到。现在他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跑过来……这事的性质,太严重了!”
在这个年代,是一个比美国、苏联更敏感的词。
梁文辉他扶了扶眼镜,压低了声音:“山哥。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都是在‘爱国华侨’这个框架内。一旦跟那边扯上关系,性质就全变了。袁老那边刚刚安抚好,北京那边刚点了头,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他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很明白。
一步走错,万劫不复。
这已经不是商业风险,这是政治上的灭顶之灾。
陈山终于放下了手里的资料。
他拿起那张名片,沉默了片刻。
“让他过来。”
两个小时后,指挥部的会客室里。
年轻人大喇喇地坐在沙发上,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不停地抖着,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简陋的陈设。
王虎像一尊铁塔,站在陈山身后。
“你就是陈山?”年轻人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审视,“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
他说话的语气,不像是在跟一位声震海内外的商界领袖和社团教父说话,更像是在跟一个同龄的街头兄弟聊天。
王虎的拳头,瞬间捏紧了,骨节发出“咯咯”的响声。
陈山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有事?”陈山的语气很平淡。
“当然有事!”年轻人坐直了身体,脸上那股玩世不恭瞬间褪去。
“我看了你的那封《告全球洪门仲昆书》,写得好!够劲!”他一拍大腿,“我虽然不是洪门的人,但我也是中国人!”
“我这次来,就是要问你一句话。”
他死死盯着陈山,“我,能不能也来这里,投资建厂?”
“我们宜兰食品,是做米果的。我要在大陆,建一个亚洲最大的米果工厂!让全中国的娃娃,都吃上我们宝岛产的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