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顾城(2 / 2)
接着,陆阳抛出了第二个,也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江先生,以你的专业判断,你认为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风险投资最应该聚焦和重仓哪些领域?”
听到这个问题,江承翰的面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真正的专业考核开始了。
来之前,他确实做过功课,预料到可能会被问及行业趋势。他轻轻清了清嗓子,用沉稳而自信的声音回答道:
“我认为,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因此,生物医药行业无疑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举例来说,辉瑞公司的降血脂药物立普妥,今年的全球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这充分证明了创新药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回报潜力。”
陆阳听完,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未置可否,只是再次点了点头。
然而在他心中,已经默默给江承翰画上了一个叉号。
生物医药行业固然重要,未来前景广阔,但陆阳基于重生的记忆很清楚,这个领域投入巨大、周期极长、监管复杂,并非他现阶段打算切入的最佳赛道。
江承翰的回答虽然专业,却与陆阳内心的战略蓝图和时机判断产生了偏差。
随后,陆阳又问了几个关于项目判断、风险控制和投后管理的问题,江承翰都回答得条理清晰,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面试大约持续了二十分钟后,陆阳觉得差不多了,便主动结束了谈话:
“江先生,今天的面试就先到这里。非常感谢你的时间和分享。后续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的助理徐先生会联系你的。”
“好的,谢谢陆总给予面试机会。”
江承翰起身,礼貌地与陆阳握手道别,随后在徐立强的陪同下离开了办公室。
陆阳看着江承翰离开的背影,心中已有决断。
这位候选人虽然优秀,但其投资理念与公司当前的战略方向并不完全契合。
他需要的是能理解并全力执行他超前布局思路的助手,而不仅仅是一个遵循传统风投逻辑的精英。
面试还在继续,他期待后面能有更合适的人选出现。
很快,第二位候选人在徐立强的引领下走进了办公室。
这位候选人名叫顾城,目前正处于职业空窗期。
他上一份工作是美国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贝恩资本,这份履历本身就相当亮眼。
然而,更让陆阳感兴趣的,是顾城简历中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
他曾在暴雪娱乐工作过一段时间。
“顾先生,你好。”
陆阳看着眼前这位与徐立强一同走进来的年轻人,主动开口打招呼。
顾城的年纪比上一位候选人江承翰要轻不少,看上去刚满三十岁的样子,显得更有活力。
从教育背景来看,他可能略逊于江承翰。
江承翰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而顾城仅拥有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
但陆阳并不唯学历论,他更看重候选人的实际经验、行业嗅觉和与自己战略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