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他没死(1 / 2)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层无形的薄膜,覆盖了ICU病房里的每一个角。
心电监护仪发出单调而平稳的“滴滴”声,是这片死寂中唯一证明生命仍在继续的节拍。
苏晚萤坐在病床边,目光一寸一寸地描摹着沈默的脸。
那张总是挂着冷静、甚至有些疏离表情的脸,此刻苍白得像一张纸,被透明的氧气面罩笼罩着。
他身上连接着各种各样的管线,像一个被现代医学强行挽留在人间的精密仪器。
医生的话还在她耳边回响:
“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情况非常复杂。他的脑电波活动极度异常,大脑皮层,尤其是负责语言、逻辑和高级思维活动的区域,遭受了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类似超高频信息过载的损伤。通俗点,就像一台CPU被烧毁的电脑。他活着,但可能永远不会醒来,医学上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
苏晚萤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
她不相信。
沈默那种人,他的思维就是他的生命,他的逻辑就是他的骨骼。
如果这些都崩塌了,那和死亡又有什么区别?
“他没死,但他也不在了。”
这是她听完医生解释后,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一个残忍而精准的悖论。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清瘦的身影走了进来。是舟。
他看起来比前几天更加憔悴,眼窝深陷,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能看穿这间屋子里所有人都看不见的东西。
他走到病床的另一侧,没有看仪器,也没有看沈默的脸,而是静静地“凝视”着沈默身体周围的空气。
苏晚萤没有话,她知道舟能“看”到常人无法感知的东西。
自从火葬场事件后,舟就成了唯一能提供“超自然”层面反馈的人。
良久,舟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和笔,在上面快速写下一行字,递给苏晚萤。
【他的光,散了。】
苏晚萤的心猛地一沉。
她明白舟的比喻。
在舟的感知世界里,人的意识或灵魂是有“形态”和“光亮”的。
她接过笔,声音沙哑地写道:【什么意思?消失了吗?】
舟摇了摇头,又写。
【不是消失。
像一面被打碎的镜子,碎片还在,但拼不起来了。
它们飘在这间屋子里,很微弱,但没有离开。
他的身体是锚,把这些碎片锁在了这里。】
苏晚萤怔怔地看着那行字,仿佛看到了希望,又仿佛看到了更深的绝望。
他真的还“在”。
以一种被粉碎的、无法凝聚的形态。
这解释了为什么他的身体还活着,但意识却无法苏醒。
他的“软件”崩溃了,驱动不了这具“硬件”。
她想起了沈默在火葬场最后的举动。
他用现代法理学的逻辑,去否定了一份超自然层面的“契约”,强行终止了那个以“语言”和“遗言”为核心的残响系统。
“他怕的不是火……是没人再愿意替它话。”
沈默以一己之力,成为了那个“拒绝话”的人。
而代价,就是他自己也被纳入了那个终极的“沉默”规则里。
他吸收了整个系统崩溃时产生的全部信息冲击,用自己的神经网络作为最后一道防火墙,保护了整座城市。
他是胜利者,也是唯一的祭品。
“沈默,”苏晚萤低下头,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你这个混蛋……你总是这样。用最理性的方式,去做最疯狂的事。”
她伸出手,心翼翼地握住沈默冰凉的手指。
那双手,曾握着解剖刀,划开过无数谎言和伪装,现在却无力地垂着。
“你解剖了诡异,剖开了它的规则,然后把自己也摆上了手术台……你是不是觉得,连自己的意识崩溃,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她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颤抖,眼泪终于忍不住滑,滴在两人交握的手背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凝视的舟突然瞪大了眼睛,他猛地抓住苏晚萤的手臂,指了指床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