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75章宴后托付江湖朝堂情

第475章宴后托付江湖朝堂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云逸起身时带起一阵风,恰好拂动方正鬓边的白发。他伸手扶对方肘弯时,特意用了三分力——既稳稳托住,又不让人觉得是施舍。掌心触到对方官袍下硬邦邦的护心镜,声音温得像春日融雪:“方大人镇守西境时,单骑闯过蛮族七重围营,那杆银枪挑十七个敌首,江湖上谁不竖大拇指?”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拍了拍方正手背:“武林与朝堂本是一体,大人护着轩和国的百姓,便是护了武林的根基。哪有自责的道理?”这话像温水漫过干裂的土地,方正僵着的肩背,竟悄悄松了些。

“至于轩和国的事,”云逸眼角的笑纹深了些,“慕容副盟主昨夜还托信鸽带话,你们那儿的疫症,解药已炼出三成。”他侧身指向厅角的木箱,“喏,第一批就在那箱里,虽只够重症者先用,但三日之内,第二批必到——慕容了,他已让弟子守在丹炉边,昼夜不歇。”

方正的喉结又动了动,这次却没出话来。只是深深一揖,袍角铺在地上,如展开的羽翼。那姿态,比见轩和国君主时还要恭敬。云逸赶忙回礼,指尖刚触到对方衣袖,就听方正哽咽道:“找到了就好……百姓有救了……”

此时,东边席上忽然传来轻咳。云逸抬眼,正对上一双含笑的眸子——荀大人已欠身站起,银须在烛火里泛着白,手里把玩着枚玉扳指,正是去年云逸送他的那枚暖玉。“云盟主这厢刚安抚好轩和国,可要轮到老夫了?”他声音里带些打趣,却把扳指转得飞快,显见得也动了心。

云逸笑着迎上去,指尖刚搭上荀大人的手腕,就觉对方悄悄用了点力——那是他们当年在泰山论剑时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有要事相商”。他心里一动,扶着荀大人起身时,低声道:“大人袖中是不是藏了密信?”荀大人眉峰挑了挑,指腹在他掌心轻轻敲了三下——正是“要事三桩”的意思。

厅内檀香更浓了,混着窗外飘来的桂花香,把这片刻的温情与机锋,缠得愈发绵密。

荀大人的指节在紫檀木案上轻轻摩挲,那枚暖玉扳指被捻得发亮,声音里裹着未散尽的寒意:“还记得去年三月,秋双国的桃花刚开得热闹,城里就开始闹黑衣鬼了。”他喉结滚了滚,仿佛又闻到了那时的血腥气,“他们像蝙蝠似的在房檐上飞,黑袍扫过瓦片的声响,比三更的鬼哭还吓人。有天夜里,我家孙子指着窗棂喊‘爷爷你看,那影子没有脚’,第二天就听城西的绸缎庄满门被屠,血顺着青石板缝流,染红了半条街。”

到这儿,他忽然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那会儿城防军的甲胄再厚,碰上那些会邪术的黑衣人,就跟纸糊的似的。有个百夫长举着盾牌冲上去,被对方一指头戳穿了心口,盾牌‘哐当’掉在地上,里面的衬里都被血浸透了。”满厅的人都静了静,烛火映着众人脸上的凝重,连窗外的风声都像是带上了哭腔。

“直到天刀盟的弟兄们踏进城门那天,”荀大人的声音陡然亮了些,眼底泛起水光,“他们穿着青衫,背着长刀,靴底沾着一路的泥,可往那儿一站,比城墙上的石狮子还让人踏实。为首的分舵主姓秦,脸上有道疤,他拍着我肩膀‘荀大人放心,今晚咱就守在你家房顶上’,结果真就带着人在瓦片上蹲了整宿,天亮时我看见他袖口结着冰碴,手里的刀却始终攥得紧紧的。”

他猛地起身,对着云逸深深一揖,官帽上的玉珠“当啷”撞在一起:“我代表秋双国的百姓,给天刀盟的英雄们磕个头!”

话音未,轩和国的辛群尚书已掀袍站起,他手里的酒杯晃出些酒液,溅在明黄色的腰带扣上:“轩和国去年闹疫症,也是天刀盟的医者背着药箱,趟过染病的河水去救人!那些黑衣人在城外放火烧粮仓,是慕容副盟主带着人冲进去,胳膊被烧伤了还笑着‘粮食比命金贵’!”

“广安国也多谢天刀盟!”

“加宝国永记大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