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当建筑拥有“心跳”(2 / 2)
另一座建筑,则呈现出深海巨型贝壳的姿态,螺旋状的结构优雅地包裹着内部空间,表面流淌着珍珠般的光泽。
建筑的“皮肤”,也就是那种名为【生命性纤维束】的墙体,其颜色正在随着午后阳光角度的微妙变化,进行着肉眼可见的、极其细腻而缓慢的色彩流转。
从柔和的米白,缓缓过渡到温暖的浅金。
那不是灯光或涂料的变换。
那是一种内在的、和谐的、生命本身对光线做出的自然回应。
就在这时,几乎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他们侧耳倾听,脸上露出了更加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们“听”到了。
不,那不是用耳朵听到的声音。
那是一种极其低沉、却拥有明确节律的共鸣,从大地深处传来,通过脚底那温润的街道,通过空气,传递到每一个人的骨骼和内脏。
它不是噪音。
它是一个巨大生命体沉睡时的心跳。
那是城市地下的清洁能源核心,与遍布全城的亿万个环境交互传感器协同运作时,所发出的、属于整座城市的、和谐而统一的律动。
“塑料玩具……”
人群中,不知是谁,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念出了汉斯·穆勒当初那句著名的论断。
那声音里,充满了自我嘲讽。
这句话的始作俑者,汉斯·穆勒,此刻像一个第一次进城的孩子,彻底失神了。
他那张一向严肃刻板、布满深刻皱纹的脸上,只剩下茫然与震撼。
他的目光越过那些颠覆想象的建筑,最终,定格在一根与建筑主体完美融为一体、表面带着天然木质纹理的巨大廊柱上。
他鬼使神差地,一步步走了过去。
周围的喧嚣、同伴的惊叹、他自己内心曾经的傲慢与固执,在这一刻尽数远去。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这根安静的、散发着生命气息的廊柱。
他伸出了手。
那只曾握着画笔,勾勒出无数厚重冰冷的混凝土雕塑的手。那只曾抚摸过千年古堡的石砖,感受历史沉重质感的手。
此刻,它在微微颤抖。
指尖,终于触碰到了廊柱的表面。
没有预想中的冰冷与坚硬。
一种温润的、与人体自身温度极其相近的触感,从指尖的神经末梢,瞬间涌入大脑皮层。
紧接着,他感受到了。
在那温润的表皮之下,一种极其细微的、活物胸腔般的起伏。
一下。
又一下。
它在呼吸。
这一刻,汉斯·穆勒脑海中所有关于“建筑”、“材料”、“真实性”、“纪念性”的理论高塔,所有他穷尽一生建立起来的、引以为傲的知识体系与信仰。
轰然倒塌。
被这轻柔的、却不容置疑的触感,彻底击得粉碎。
他所有的傲慢与偏见,只剩下最纯粹的、源自一个创造者灵魂深处的巨大震撼。
穆勒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正贴在“墙壁”上的手掌,仿佛在看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仿佛在梦境之中。
“它……”
“它真的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