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490章 488:站台和探班

第490章 488:站台和探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京城八月的尾巴,依旧残留着夏日的余烬。

但当王盛乘坐的航班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时,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地中海气候特有的、干爽中带着一丝凉意的初秋气息。

此行洛杉矶,目标明确,行程紧凑。

其一,便是为即将在九月中旬上映的中美合拍版《当幸福来敲门》站台助威。

这部电影,由迪士尼、上影集团与盛影传媒三方合作,王盛亲自执导并深度参与剧本和后期,但主演杰米·福克斯此时尚属“潜力股”,并非票房保证,影片整体预算在好莱坞属中等偏下,宣发费用更是捉襟见肘。

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没有巨星加持,没有海量宣发资金开路,一部偏文艺的现实主义励志片,想要杀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

王盛此行,就是要用他新晋“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得主”、“《博物馆奇妙夜》奇迹导演”的名头,为这部作品撑起场面,吸引关注。

其二,则是探班已经开拍数周的《暮光之城》剧组。

这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引入中国演员并设定女主角为华裔的关键项目,也是范小胖真正意义上打入好莱坞主流制作的第一战,关乎他全球化战略和“盛影系”艺人出海计划的成败,必须亲自盯一眼才能放心。

“王先生,欢迎回到洛杉矶。”前来接机的是罗伯特·怀特,这位精明的中间人如今对王盛更是毕恭毕敬,王盛在好莱坞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和取得的成功,早已让他将其奉若神明。

王盛微微颔首,坐进了怀特安排的凯迪拉克防弹轿车里。车内,助理早已将未来几天的行程表递到他手中。

《当幸福来敲门》的宣传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类型相对单一。

没有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牌,没有昂贵的超级碗广告时段,主要集中在几家具有影响力的纸质媒体专访、数个精英读者群体庞大的电台谈话节目,以及一场小范围但规格较高的业内看片会。

宣传策略清晰而务实:主打口碑,瞄准奥斯卡前哨战的影评人群体和学院会员,试图通过扎实的影片质量和感人肺腑的故事内核,实现以小博大。

王盛对此并无异议。

他知道这部电影的潜力在哪里。

在“上帝视角”下,原版的成功路径清晰可见,如今这个版本,在他“优化”过的剧本和精准调教下,杰米·福克斯和小演员泰勒·詹姆斯·威廉姆的表演更具冲击力,影片的现实主义力量更为凝聚。

他有信心,只要能让目标受众走进影院,或者让关键的评委看到成片,口碑自然会发酵。

次日,王盛便投入了紧张的宣传活动中。

在《洛杉矶时报》的专访间里,他换上了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汤姆福特西装,气质沉稳内敛,与《博物馆奇妙夜》时期展现的奇幻商业感截然不同。

“王导,众所周知,您凭借《博物馆奇妙夜》在商业和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何会选择执导《当幸福来敲门》这样一部基调相对沉重、偏文艺的现实主义作品?”资深影评人肯特·琼斯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王盛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气平和而坚定:“电影于我而言,不止是视觉奇观和娱乐产品,它更是一种记录时代、传递情感、探索人性的媒介。

《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一个关于爱、责任、坚持与梦想的故事,它的核心是普世的。

无论身处何种文化背景,面对困境时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父子间深沉的情感,都能引发共鸣。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观众传递一种温暖和力量。”

他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比较,而是强调了作品本身的情感价值。

“您对杰米·福克斯的表演如何评价?他似乎并非这个角色的第一人选。”另一个问题紧随而至。

“杰米是一位极具天赋和爆发力的演员。”王盛毫不犹豫地称赞,“他完全沉浸于克里斯·加德纳这个角色之中,捕捉到了人物在绝望中挣扎、在困顿中坚守尊严的每一个细微瞬间。

我相信,他的表演会打动每一位观众。选择他,是我和迪士尼、上影共同的决定,我们从未怀疑过他能够胜任。”

在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中,王盛则用更感性的语言描述了拍摄过程中的点滴,分享了杰米·福克斯为了体验角色在街头露宿的经历,以及小泰勒在片场如何用纯真的表演感染了整个剧组。

他的英语流利,措辞精准,时而幽默,时而深沉,展现出一个国际级导演的魅力和沟通能力。

这些专访和谈话节目的内容,很快通过纸媒、电波和初步兴起的网络媒体传播开来。

“王盛新作《当幸福来敲门》”、“东方奇迹导演的温情转身”、“杰米·福克斯的影帝级表演”等关键词开始在一些文化精英和影迷圈子中流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