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502章 500:登顶首富

第502章 500:登顶首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2003年12月8日的夜晚,对于绝大多数盛影系的员工而言,是一个不眠之夜。

并非因为彻夜的狂欢——尽管公司上市的成功足以让任何一位与有荣焉的员工心潮澎湃——而是因为一条在下午交易时间结束后,通过公司内部OA系统、各部门工作群或是直接用短信通知发出的,简短却石破天惊的消息:

“为感谢全体员工多年来与公司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经集团董事长王盛先生提议,董事会批准,将向符合条件的员工发放特别上市纪念红包。

发放标准如下:累计工时满三年(含符合条件的临时工)——1000元;累计工时满两年——500元;其他在职员工——300元。

红包将于今晚12点前,直接发放至各位工资卡账户。愿我们继续携手,共创盛影未来!”

消息传出,起初是难以置信的寂静,随即,在各个办公室、项目部、后期机房、甚至远在怀柔影视基地和全国各地院线的盛影系单位里,爆发出了一阵接着一阵的、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欢呼与尖叫!

“一千块!真发一千块!”一个入职刚满三年的年轻动画师看着手机短信,激动地掐了自己胳膊一下,疼得龇牙咧嘴,却笑得像个孩子。

在2003年,这笔钱相当于他大半个月的工资,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巨款”。

“老王够意思!连我们这些‘临时’跟组的都算!”一个跟着《功夫》剧组辗转数月、合同即将到期的灯光助理,看着短信提示的入账信息,眼眶有些发红。

这种被尊重、被纳入“自己人”范畴的感觉,远比金钱本身更让人温暖。

……

粗略估算,盛影系旗下包括盛影传媒、光线传媒、盛影特效、中影盛世院线(管理团队)、乃至关联的艺人经纪、出版、游戏等业务板块,符合条件的员工接近两万人。

这一下,真金白银撒出去数千万元!

没有复杂的流程,没有层层审批的拖延,就在上市首日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夜晚,承诺的红包准时到账。

无数员工的家庭电话在这一刻被打爆,内容无一例外是兴奋地分享着这突如其来的喜悦。

在许多普通员工看来,老板王盛上市圈了多少亿那是财经版的故事,而这实实在在打到卡里的一千、五百、三百元,才是与他们休戚相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上市红利”。

这一刻,公司的凝聚力、员工的归属感,被这个简单粗暴却又无比真诚的举动,推向了顶峰。

……

与员工层面的普天同庆相比,公司在魔都举办的上市庆功宴,则显得格外“正派”和低调。

宴会设在外滩附近一家历史悠久、格调典雅的老牌酒店宴会厅,没有红毯秀,没有邀请太多娱乐圈的明星大腕来蹭热度,也没有安排任何博眼球的表演。

到场的主要是公司管理层、核心骨干、保荐机构中金公司的团队、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几位重量级的政界人物。

当魔都领导成员的身影出现在宴会厅时,现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随即是更加热烈的掌声。

他们的到场,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给一家新上市公司面子,更是对盛影传媒所代表的文化产业战略地位的一种明确背书。

领导在简短的致辞中,没有过多提及股价和市值,而是高屋建瓴地指出:“盛影传媒的成功上市,是魔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文化大都市建设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

我们希望盛影传媒能以上市为新的起点,坚守主业,勇于创新,不仅要做资本市场的优等生,更要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排头兵,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王盛在答谢辞中,也完全契合了这一基调。

他感谢了各方支持,重申了公司的责任与使命,语气沉稳,态度谦逊,将个人的成功完全归功于时代、政策和团队的努力。

整场宴会气氛热烈而不失庄重,交流务实而富有建设性,更像是一场高规格的工作研讨会,与外界想象中娱乐圈、金融圈交织的浮华盛宴相去甚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