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517: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2 / 2)
只是,你自己心里要有杆秤。
树大招风,你现在是几百亿市值的掌门人,是行业标杆,无数双眼睛盯着。家宅安宁,后方稳固,有时候比前方打拼更重要。”
他知道王盛身边不止高媛媛一个女人,范小胖、李晓冉、张伯芝……似乎都与他关系匪浅。
这种局面,在他看来,隐患不小。
王盛听出了韩三坪话里的关切和潜藏的担忧,他收敛了些许玩笑的神色,目光变得平静而深邃:“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谢谢您。不过,我这人散漫惯了,受不得太多拘束。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他特意在“工作”上稍微加重了语气。
韩三坪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他凝视着王盛:“怎么?对你未来的安排,你自己有什么想法?难道就只想守着盛影这一亩三分地?以你的能力,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王盛笑了起来,笑容里有一种通透:“老师,说实在的,这几年,我没日没夜地折腾,从忽悠你用北影厂资源支持我搞婚礼录像开始,到成立盛影,搞联盟,推动院线制改革,跟好莱坞扳手腕,直到现在公司上市……回过头看,我最初的目标,其实已经超额完成了。”
他的目光投向车窗外,看着这座古老而又飞速现代化的城市,声音平缓却带着力量:“我不过是乘着时代的大势,借着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东风,用了一些取巧的办法,把沉寂多年、几乎快要被进口大片冲垮的中国电影市场,重新给盘活了。
让观众愿意重新走进影院看国产片,让资本愿意投入这个行业,让从业者看到了希望和奔头。”
“如今,市场的基础打牢了一些,工业化的雏形有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也在会上把规矩立了。剩下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缥缈,“就只能交给时间了。看看这片土壤,究竟能不能长出我们期望的参天大树,看看后来者,能不能沿着这条路,走出更广阔的天地。我能做的,差不多就这些了。”
韩三坪眉头微蹙,他听出了王盛话语中那隐约的退意,这让他有些意外,也更觉惋惜:“把未来寄托给时间和后来者?王盛,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不掌握足够的权力和影响力,你今天立下的这些规矩,你规划的这些蓝图,很可能在你转身之后,就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推倒重来。没有权力的保障,理想不过是空中楼阁。”
这是他作为体制内掌舵者多年的切身经验。
王盛转过头,看向韩三坪,眼神像八年前那般清澈而坚定:“老师,如果那样,就不是我该考虑,或者说,不是我该强行去扭转的事了。”
他缓缓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要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的使命,或许就是当一个‘搅局者’,一个‘破局者’,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至于这浪花最终能推动航船走出多远,湖面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新生态,那不是我能完全掌控的。”
“我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趁着我还在这条船上,还有力气划桨,就用尽一切办法,把中国电影这艘船,推到我能看到的、历史最高的顶点上去!让全世界都看看,让后来的所有电影人都看看——”
王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仿佛在立下一个誓言:
“原来,我们中国电影,可以这么牛逼!”
“至少这样,”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傲然的弧度,“哪怕未来有起伏,有波折,但因为曾经到达过那样的高度,后来者的下限,也不会掉得太狠。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曾经做到过,我们,本来就可以。”
车内再次陷入沉默。
韩三坪久久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王盛,看着这个年轻弟子眼中闪烁的、与他年龄和财富毫不相称的、近乎理想主义的光芒。
他忽然明白了,王盛追求的,或许从来不是个人的权位永固,而是点燃一把火,照亮一段路,树立一个标杆。
这条路,或许比他预想的更艰难,也更孤独。
奥迪车平稳地行驶在长安街上,车窗外,天安门广场、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这些象征着权力与文化的建筑依次掠过。
韩三坪最终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拍了拍王盛的肩膀,什么也没再说。
他知道,有些路,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去走。
而王盛选择的这条路,虽然与他期望的不同,但其终点,或许同样辉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