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 章 诠释什么叫卡脖子,(1 / 2)
几人又聊了一些京海市的人文,赵德汉又介绍了一下京海港口。
袁静这才慢慢往正题上带,不然,她还以为这个京海市一把手想让他们定居在京海呢。
“赵先生,您的专利技术有没有授权的打算?”
“随着电动汽车的技术慢慢成熟,东大市场必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
“ElOn,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赵德汉没有回应袁静的单刀直入,而是聊起了国内市场。
“当然,东大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国,这是必然的。”
马世克不假思索便给出答案,显然这个问题人家研究过。
“特思拉有没有考虑过绕开高昂的关税,在东大直接生产?”
“好像东大市场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开放。”
赵德汉听到这里,懂了,人家不是没考虑过在国内建厂,而是因为不想合资。
虽然马世克说的含蓄,但赵德汉听懂了。
如果是想合资建厂,他也不会说出政策开放的话,因为国内合资车建厂的车企,几十年前就开放了相关政策。
赵德汉也是头疼,他在汉东发改委干过一把手,知道这种政策汉东省也做不了主,还要到国家发改委申请。
赵德汉总算明白了,两年后特思拉为啥在物价高,地皮贵的魔都建厂了。
人家可以给他申请这项政策。
赵德汉需要这么麻烦么?当然不需要学魔都,因为他有卡脖子专利。
不合作可以,授权专利就不用想了,掀桌子大家都不玩。
于是他想了一下,直接开出第一个条件。
“京海市与特思拉合资,占股10%,“ElOn,有没有兴趣?”
这个占股比例,在合资车企中已经很有诚意了。
赵德汉只是想规避政策,而不是真想让政府参与其中,与民争利的事情他不主张干。
另一个原因,也是新产品开拓市场阶段,都是赔钱货,他不想搞得太麻烦。
他不想让人说他招商引资,拿京海市财政做牺牲品。
要是其它品牌车企,京海市一毛钱都不会入股,知道都是赔钱货,他可不会拿政府的利益来换自己的郑绩。
而特思拉不一样,这个是能在产品之外赚钱的车企。
“赵先生,您是想用专利技术入股么?”
“ElOn,专利技术是我个人的,我说的京海市入股,是指京海市政府,两个概念。”
“那京海市政府用什么入股呢?”马世克听完赵德汉的解释,也算是明白了一部分。
“现金,市政府会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对接投资事宜。”
为了省事,赵德汉也不想用什么土地出让金,什么政策交换股权。
大家都兑现金既省事,也干净,免得留下糊涂账。
“那专利授权呢?”袁静在旁及时帮她老板插话询问。
“呵呵,特思拉如果落户京海,便是京海市的企业,专利技术授权给京海特思拉,那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会有其他意见。”
“不然,袁经理,你觉得我把这么重要的技术授权给一个外资企业,民众会怎么议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