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 章 电影市场立规矩二(2 / 2)
但因为他刚刚了电影要精益求精的话,院线还是收着没有写的太离谱。大致也就在每年五十部上下。
没院线的公司及导演,编剧,演员,一流水的都是最低标准20部。
当然,还有不知道内情的,也不知道是谁,建议每年引进一两部外片,上映意思一下就行。
等他挨个看完数据,写下自己意见,看向台上的两位副局一个办公室主任。
写下自己意见,然后递给班子成员传阅签字。
台下众人也没想到,一把手现场办公,直接给定了下来。
赵德汉现在写的意见,经过上午侯亮平来的那一出,谁还敢有什么意见?
几人传阅后,纷纷签上自己大名,并写下赞成两字。
程序虽然简陋,但却很合理。
走完这一道流程,赵德汉也没让众人等太久。
“在宣布结果之前,我先一下局委的另一个决议:”
赵德汉这次没给大家反应时间。直接上福利。
“经局委研究决定,把进口片的盈利拿出来扶持国内年轻导演。”
“前提条件,剧本足够优秀,每月一个名额,根据剧本评估,每个片子最低一千万,最高一个亿。”
“票房回款后,局里只收回本金,不要投资回报。”
赵德汉话音刚,会议室内,轰的一声爆出雷鸣掌声。
尤其是大鹏,吴晶,陈思远,柠郝,几个符合自身条件的家伙,更是起身鼓掌。
其他影视公司老板也是非常激动,拍电影最重要的一环,那不就是拉投资么?
现在,有个不要投资回报的冤大头,上限一部电影能投一个亿的大冤种,这比什么消息都让人开心。
哪家影视公司没有签约的年轻导演?
以前年轻导演用来打下手,现在机会不是来了么,还可以用来拉投资。
赵德汉要的,就是让每家影视公司重视培养年轻导演。
变相鼓励有想法的年轻导演们,有本事的自己出来单干。
培养人才最重要,其它的,对于他们单位那都是细枝末节。
电影局作为行政单位,实话,要钱也没一点用处,除了滋生腐败,半点好处都没有。
嘈杂的议论声,开始蔓延整个会场,除了老一辈的导演心里有点吃味儿,不美气之外,大家得到领导的这个承诺,实话都很开心。
赵德汉的这个决定,不仅仅是支持资金的问题,更是代表着电影局位对电影市场的态度。
赵德汉先送福利与好处,再宣布刚刚定下的结果。
一紧一松,有好有坏的,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用官话,那就是恩威并施。
赵德汉伸手虚压,掌声跟排练好似的,立马停了下来。
他也没在啰嗦,立马宣布结果,
“综合大家意见,局委决议。”
赵德汉笑了笑,停顿一下,卖了一个关子这才宣布:
“进口片,从一七年1月份开始,每月根据引进时间排序,在院线公映两部影片。”
国产电影,从一七年一月份开始,每月根据审核时间排序,在院线公映10部影片。
电影局自一七年一月份开始,拒绝三观不正,逻辑不通,粗制乱造的影片在院线公映。
赵德汉这一招不谓不狠,从一个月上映几十部,直接给压缩到十部。
从每年公映五六百部的国产电影,直接压缩到每年120部。
进口片同样从每年的八十多部,他直接给降到12部。
国产片与进口片以十比一的比例在院线同时上映。
至于刻意调档期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主打一个公平公正的放映环境,一个按照审核日期,一个按照引进日期来定。
大幅度削减影片,赵德汉的目的只有一个,垃圾剧本立项的必要都不应该不存在。
逼迫制作公司拍精品电影项目,靠流量,靠明星想圈钱,在他这里,想都不用再想。
宣布完明天接着开会,赵德汉便不再关注议论纷纷的众人。
领着几人走下主席台,向外走去。
几人刚到会议室大门口,赵德汉便被吴晶给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