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浪子,竟被95花给改造了? > 第473章 我不是明星,只是小小的演员

第473章 我不是明星,只是小小的演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现在超跃和张老师一样高了,张老师三十了,成主任了。

同时也是体育老师,兼后勤。

上回超跃在老家,就是和张老师联系的。

那时候聊的是给孩子们更换那些破旧的课桌椅的事。

收到张老师的回复。

是一条语音消息:[“在给学生上体育课,不过没事,超跃你说,小孩子体力真好啊,让他们绕操场跑了五圈,还能打篮球打得一股子的劲,超跃你说吧,先现在让他们自由活动了,我的体育课超跃你知道的,玩的时间多。”]

杨超跃听了两遍。

第一遍是听张老师的说话内容。

第二遍是听这段话里的背景音。

一听就知道,张老师是在操场上,给她发的这条微信消息。

因为能听见篮球砸在篮筐上的哐当闷响。

还有女生跳橡皮筋,用老家的方言喊:“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现在大城市里早就不流行跳橡皮筋了。

老家的孩子,还是会玩。

不过比以前少了很多,大部分都玩手机。

以前读小学时,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有卖画片。

卖来和同学拍着玩,拍得翻面就是赢。

这几次会老家,经过学校,或者在村子的巷子里,都没看见小孩玩画片了。

时代在变化。

孩子的童年也在变化。

杨超跃自己也想不到,去年她还在厂里看不见未来,今年就能为老家的学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别走上她的老路。

一定要努力把书读完。

紧接着,张老师发了一张照片过来。

是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的照片。

能看见远处校门口水泥柱上,王岗小学的字眼。

几个女生,在操场上并腿跳格子。

篮球场上,几个男生系着红领巾在抢篮球。

看学生的身高,张老师带的应该是高年级的学生。

女生大多都发育了,普遍比男生个头高。

“阳哥你看,这就是我以前读书的小学。”

“看到了。”江阳笑道。

“我以前就是读这个班,还有这个台阶,我从上面摔下来过,当时脑袋都肿了一个包,心疼死我妈妈了。”

杨超跃把照片放大,话变得特别多。

说了几句,忽然止住,望着江阳:“阳哥,我和你说这些,你会不会嫌我烦啊”

“不会啊,我喜欢听。”

江阳搂着杨超跃,肩膀微微下沉,让杨超跃靠得更舒服些:“喜欢听你讲,你小时候的事情。”

“嘻嘻,你不烦就好。”

杨超跃的手指在照片上指来指去。

每指一个地方,都像打开记忆的匣子。

眼眸里倒映着手机屏幕的光。

指尖突然移到操场边缘的桂花树:“啊阳哥,我忽然想起来了,这树下埋着我的玻璃弹珠我跟你说,阳哥你知道啥是玻璃弹珠吗”

“知道啊,就是那种透明的珠子,还有毛玻璃的。”

“啊对对对,就是就是。”

杨超跃脸上全是笑,比划着手势,连小拇指都翘了起来:“你小时候也玩过啊,我还以为你们大城市长大的小孩,和我们玩的不一样。”

“我是雾都人,不过是铜良那边长大的,一个县城,你不是到过我家嘛,也没多繁华,周野就是大城市长大的。”

“对对对,对对对。“

发现江阳小时候玩过和她一样的游戏,杨超跃更开心了。

仿佛有着和江阳一样的童年。

扭了扭屁股。

在江阳怀里坐得更舒服一些,接着说:“我当年就是和班里的男生弹弹珠,输了好多,我不服气啊,就一直弹,结果一直输,哭得鼻涕泡都出来,第二天到学校班里那些赢我弹珠的男生还笑话我,气得我想和他们打架,现在想想好幼稚,那时候班上的班长偷偷还我两颗,现在想想肯定是他自己的,不过那个班长……”

她的声音突然轻了。

停顿下来。

没有继续说下去。

江阳问了句:“那班长咋了”

杨超跃叹了口气:“他没读初中,他学习其实挺好的,就是家里人老和他说,读书要读那么多年才能赚钱,还不如直接去打工赚钱,说现在大学生也赚不到什么钱,他就没读初中,跟着亲戚去打工,后来去了富士康……听说去年跳楼了,过年听老家的同学说的,说是被女朋友逼的,被劈腿了,一时想不开。“

说完。

杨超跃又叹一口气。

握紧了江阳的手。

有时候觉得村里传的那些消息,就和网上的流言蜚语一样,真真假假说不清的。

可以确定的是。

小学时候的那个个头比她还稍微矮一点的班长,真的不在世上了。

生命永远定格在十八岁,在富士康那片厂区地面上。

同一个月跳楼的,还有好几个。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被女朋友逼的。

也可能是被生活逼的。

杨超跃按动语音键,给张老师发一条语音消息:

[“张老师,篮球架好用吗”]

[“哈哈,好用,超跃,现在全校学生都知道,操场的篮球架,是一个叫超跃的姐姐捐的,你演戏的片段也在学校放了,孩子们都知道你是大明星,回家就看你演的小别离。”]

[“我不是明星,我就是一个小小的演员我现在。”]杨超跃发消息过去。

她又发一条:[“我看孩子们的鞋子老破着,很多穿的是橡胶写,我想给全校孩子捐运动鞋,鞋子我找工厂订做,鞋码按年级分六档,有的孩子长得快,脚就大,鞋帮上面绣我们王岗小学的校徽,张老师你看可以吗。”]

消息发过去。

足足半分钟,张老师的语音消息才回复过来,语调变得有些拘谨,同时严肃许多:

[“哎呀超跃,谢谢谢谢,太感谢了,不过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和校长商量。”]

和张老师聊完,杨超跃心里踏实许多。

知道这事只是个开始。

不是和老师聊几句就好。

还得和校长聊,回老家就得去几趟小学。

后面的事还有很多,杨超跃也了解过,和校长协商统一发放时间倒是好说。

就是鞋款设计有些麻烦。

鞋底一定要防滑的,因为老家农村石子路多,一下雨,泥巴一大堆。

还有供应服装厂的选择,也得多调查。

最想看见的是,妹妹凯铃和同学们穿着合脚防滑的运动鞋,在操场上奔跑玩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凉鞋裂开硌脚扭着走。

最怕看见家长把绣着校徽和名字的鞋子卖给收废品的,孩子继续穿开裂的旧鞋上学。

也不想校长将捐赠作为政绩宣传,在校门口拉横幅,写着知名校友杨超跃捐赠仪式,引来营销号炒作,消费苦难。

第一次做这种事。

能不能做好,杨超跃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超跃,要不鞋厂就找和剧组合作的服装厂直接和老钟说一声就好,既是以你个人的名义,也以剧组的名义捐赠,经费可以省下不少。”江阳下意识的这样想,问了句。

——

——

ps:求月票啊啊啊,太白跪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