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一 手上遗失的戒指,终于出口的疑问(2 / 2)
沈悦抿唇,没有发话,只在心中暗道,怀疑你要打点行装,看望你儿子去了。
也许先前,你着实嫌弃你儿子。但终归母子连心,这便密谋着杀妻夺财,择日另娶了。
沈悦掸了掸肩头的落雪,语气平静却不容回避,问了胡氏最后一个问题:“假设说,王屠户并没有遭遇不测,只是到外乡去了。那么胡娘子以为,他是哪日启的程,是冬月二十,还是冬月二十一?”
胡氏垂下眼睛,眼珠子在眼皮里转了一转,说话的语速拉的很长:“二十那天,他晌午时分收的摊,通常也都是这个时候,能把肉卖光。到了家,不得歇歇,睡个午觉呀。所以我觉得,就是二十一凌晨,小蹄子闹着丢猪那会儿。”
“好。”沈悦点头,这便与她告辞,一行人踏雪而行,走在回客栈的路上。
“沈哥,你以为如何?”
岁丰低声问道,语气中有些失落之感。今次一行,看似热闹,实则收获甚微,好像并未抓住什么实在的把柄。
沈悦抬手,接了片雪花握在掌心,看它渐渐融成一点寒水,定定的吐出一口气:“我知道,她为什么把家中的猪杀光卖肉了。”
“为什么?!”岁丰目射精光,急切地追问道。
沈悦勾唇一笑,语气却冷峻:“她不是丢了个戒指么,应该是被猪吞了。”
岁丰目色骤亮,几乎跃起一步,声音也扬了起来:“天呐,就是这样!所以她把猪杀光,是为了在猪肚子里找戒指!然而现在手指空空,就表示戒指还没找到。那么,就是丢了的那只猪吞的!”
“是呀。”
沈悦眸色沉沉,引而不发,继续分析道:“如果这个推理正确,那就表示,在丢猪之前,胡氏去过王屠户家里,并且可能发生过打斗,致使戒指掉落。但是这条消息,她可从来都没有提过,只是刻意隐瞒了下来。”
岁丰诶地一声,再度陷入疑惑之中,挠头道:“那她和谁打?白日的时候,糖姬通常在糖铺里吧。只有清早和晚上,才能碰到糖姬。可是糖姬,也从未曾透露过这则消息呀。”
沈悦摆手,神色间不见急躁,只道:“先不管了,时下,人这方面可以暂时松一松。咱们得抓紧时间,把这只猪给找到。”
转天一早,沈悦等人蹚着过膝深的大雪,深一脚浅一脚,满镇子的找猪。
寒风卷着雪沫扑面而来,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寻猪之事犹如大海捞针,艰难异常。
这厢,李值云牵着小豌豆的手,二人一高一矮,像只优雅的大猫带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猫,一点点的往冰台司走。
经过前一日的谈心,小豌豆对师父的戒备之心降低了不少,并且开始相信,师父不会刻意针对姑姑了。毕竟,有小曼的先例在。
师父虽严厉,却从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一夜大雪,满城素裹。可时下皇城的要道之上,积雪早已被扫地夫清理干净,只剩薄薄一道冰层,可以一边走,一边出溜。太阳还没露头,但雪已经住了,到处反射出晶莹剔透的雪光。
几个顽皮小孩,在路旁的雪窝子里打着雪仗,笑声烘亮炽热。
突然“咻”地一声,一团雪正正的砸到了小豌豆的脖子里,冰得她一个激灵,哎呦叫出了声。
“好家伙的,敢来打我?”小豌豆连忙抓了一团雪,回敬过去。
李值云连忙阻止了小豌豆,攥紧了小手不放,语气谆谆的教导她:“还是尽量不要打雪仗,太危险。”
小豌豆仰脸,葡萄大眼闪出不解:“这有什么好危险的?”
李值云淡淡一笑,告诉她道:“如果有人故意在雪团之中包上尖锐的石头,那可就糟了。”
“哇,师父是见过这种事吗?”
常年与各种奇案打交道的人,心中的隐忧便会比旁人多上许多。李值云点头,轻轻说了一声“见过。”随后,便与小豌豆讲起了一桩陈年旧事。
“那个时候,师父还在女学里头,只比你大上一岁。”
“也是个雪天儿,下的跟今日一般大。”
“下了早读,女学的门子给我递来了一封信,是娘寄的。心里高兴,早饭也来不及吃,就躲到一旁,悄悄的看了起来。”
“你知道的,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事端。何况说,三个女人一抬戏呢。”
“女学里头啊,也是分成几派。”
说到这里,小豌豆打断了她:“师父是哪一派?是不是好学生派?”
李值云笑了笑,勾了下豌豆的小鼻子,“必须是啊。正因为学业不错,先生们也愿意多加照拂,适才躲过了许多糟心的事。”
她接着说道:“统共上,分为三派。一派,就是像师父这样的,不关心旁事,一心学问,也算不上什么派别了。另外两派,由两个大姐大担任。”
“其中有个大姐啊,看不惯我们这些好学生。瞅着师父在读信呢,就凑了过来,一把给抢走了。”
“那一天,师父真的给气坏了。她拿着师父的信,在食堂里高声宣读,母女间的体己话,全被她给撂了出来。”
“结果第二天一早,她死了。”
“所有人都在课堂到齐了,唯独缺了她。先生找到寝室,掀开了被子一看,人居然死了。检查过后,发现后脑勺鼓起了一个大包,像是被什么硬物给砸死的。”
“师父当时啊,还成了第一嫌疑人。”
“还好后来官差过来,还了师父清白。原是前夜打雪仗的时候,另一派的人在雪里包了石头,要教训她一回,结果硬是给砸成了脑出血。”
“当时啊,觉得没什么事,结果一睡着,就再也没醒来。”
听罢了师父的故事,豌豆笑得前仰后合,一双小手紧紧捂着嘴,眼角都泛出了泪花。“哈哈哈……真是活该!谁叫他总欺负人,这下可吃到苦头啦!”她清脆的笑声像一串铃铛,在大路上荡开,惊起了树上一只灰毛的麻雀。
笑音渐落,她却忽然安静下来。那双总是漾着天真的眼睛倏地深沉如潭,仿佛一下子看尽了人间冷暖。她抬起脸,目光直直望入师父的眼底,声音极轻的,问了师父一个早就想问的问题:
“师父,您的阿娘……是不是那一年,小西河边,被那只大风筝带上天的——林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