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部队订单要漫画说明(2 / 2)
“赵队长,您看这样行不行?”苏瑶指了指女儿,“让孩子画点漫画,发烧就画个红脸蛋,过敏就画个小人打喷嚏,战士们一看就明白。”
赵队长蹲成一座小山:“小丫头,给叔叔画几张‘救命符’,中不中?”陆诗涵停笔仰起脸:“画好了,战士叔叔就能用好药了吗?”“那当然,”赵队长点头,“画好了,叔叔们能早点养好身体,保卫国家。”
小姑娘立刻打开蜡笔盒,拿出红蓝两支蜡笔和几张糙纸:“那我这就画!娘,我要画红脸蛋,还要画打针的地方,嘻嘻。”
苏瑶摸摸她的头:“好,娘教你。发烧超过三十八度就画红脸蛋,旁边写个‘38度’;肌肉注射画胳膊打钩,静脉注射画手背打钩;过敏的话画个小人打喷嚏,再画个叉。”陆诗涵听得认真,拿起红蜡笔先画了个圆脸蛋,涂得红扑扑的,又在旁边加了个温度计,水银柱指到三十八上面,还添了个小箭头。接着她画了个小人,胳膊上画了个圈,旁边打个勾,歪歪扭扭的,倒挺可爱。“娘,这样对不对?”陆诗涵把画举给苏瑶看。
“对,画得真好,”苏瑶笑着说,“再画个过敏的,小人打喷嚏,旁边画叉。”陆诗涵换蓝蜡笔,画了个张嘴的小人,周围点了几点算是喷嚏,然后又画了个红叉。最后她还添了朵小花:“给战士叔叔的药,要画得好看点儿。”赵队长扫一眼画:“行,能看懂。”
苏主任,就这么定吧,每盒药里放一张。”可五千支药得配五千张说明,公社没有复印店,县教育局唯一的复印机又不对外用,只能手绘,苏瑶有点犯愁:“赵队长,复印不好弄,只能手画,就是慢些。”“慢点不怕,我们能等,”赵队长说,“药是送前线的,战士们能看懂最重要。我们留两个人帮忙画。”
旁边战士马上接话:“我们都学过画,能帮忙。”苏瑶心里一暖,叫小张多找些糙纸和蜡笔,分成几沓放在桌上。陆诗涵当起了“小老师”,
教战士画红脸蛋、打喷嚏小人:“红脸蛋得涂满,不能露白;温度计要画直,不然叔叔们看不明白。”战士们学得认真,画得没陆诗涵那么童真,但也一笔一画清清楚楚。陆星辰和陆宇轩吃完早饭也来帮忙,一个裁纸,一个每十张一沓理好,方便装盒。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蜡笔涂纸声、孩子笑声、战士说话声融成一片。
苏瑶看着这场面,忽然想起部队里战士来自天南地北,各地方言不同,有些词说不定还是听不懂。她把想法跟刚从武装部回来的陆战野说了,陆战野正帮忙裁纸,想了想就说:“我把关键信息翻成方言,比如陕北话、四川话,贴药盒里头。咱们部队陕北兵四川兵多,这样他们看着亲切。”
“那太好了,”苏瑶说,“就是辛苦你了,这么多得翻到什么时候。”“不辛苦,”陆战野笑笑,“能帮上战士就行。”当晚大家都睡下了,陆战野还在灯下翻译。
他找来方格纸,把“发烧38度以上用”译成陕北话“发烧到三十八度往上就用”、四川话“发烧到三十八度以上就用”;
“过敏禁用”翻成“过敏了可不敢用”和“过敏了莫用”。怕文盲战士抓瞎,他又给每句附上拼音,一页纸写得密密麻麻像蚂蚁搬家。。苏瑶起夜喂奶,见书房灯还亮着,推门看见陆战野正发呆。
桌上已经叠了好几沓翻好的纸片,每张都折得整齐。“别太累,明天再弄也来得及,”苏瑶给他披了件外衣。
“早干完早安心,”陆战野咧嘴,“战士把命交咱手上,不敢糊弄!”苏瑶没再劝。坐下来帮他把翻译好的纸片和漫画配在一起,放进药盒内侧。灯底下只剩翻纸的沙沙声。
之后几天大家都在忙装盒。陆诗涵每天检查战士画的画,不合格的就拿回来重画:“你这个红脸蛋没涂满,叔叔要看错的”“这个温度计画歪了,我重新画”。
大兵们挠头憨笑:“小教官比班长还凶,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