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断种危机(2 / 2)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窗外。雨后的天空开始放晴,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照亮了村东头那片在规划中、尚未真正利用起来的水稻田。
一个念头,如同被这缕阳光照亮的种子,猛地破土而出。
玉米的路被暴雨冲垮了,为什么不能蹚出一条新路?
她深吸一口气,拉过一张信纸,拿起那支铅笔。笔尖在纸上悬停片刻,然后落下。
“张教授敬启:”
她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斟酌着分量。她没有隐瞒,如实描述了暴雨造成的损失,种子霉变可能导致的玉米绝收。
但她的笔没有停留在诉苦和请求施舍上。
她笔锋一转,开始详细阐述在向阳村试种太空水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利用现有水田资源,如何调整种植结构以应对危机,如何借助前期在玉米和板蓝根上积累的经验,特别是灵泉水在土壤改良和作物抗逆性上的显着效果。
她甚至根据水田面积和土壤状况,粗略估算了潜在产量和对村民生计的弥补。
她在写的,不是一封求救信,而是一份有理有据的项目建议书。
喜欢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请大家收藏: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信写完了,她封好口。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两天,她和苏婉几乎住在了大队部。
她把所有能找到的实验记录、数据表格全部翻了出来。从最早试种番茄的株高记录,到玉米各生长期的株高、叶龄、病虫害追踪,再到板蓝根烘干温度与药效检测报告的对应关系……她分门别类,重新整理,用清晰工整的字迹誊抄在大的纸张上。
在所有使用灵泉水并取得明确效果的数据旁,她用红笔做了醒目的标记和简要说明。
她还专门画了一张村东头水田的示意图,标注了面积、水源、土质情况,以及初步的改良方案。
“苏瑶,你这……能成吗?”苏婉看着她熬红的眼睛,忍不住问。
“不成,也得成。”
苏瑶头也没抬,手下不停,
“坐等着,明年大家就得饿肚子。闯一闯,说不定就能闯出条活路。”
她把厚厚一沓整理好的资料和那封信仔细包在一起,用绳子捆好。做完这一切,外面已是星斗满天。
她走到院子里,夜风带着凉意。
屋檐下,那些勉强晒干的种子已经被收拢起来,数量少得可怜,堆在角落,像一块无法忽视的伤疤。
仓库那边,老周带着人点燃了艾草,辛辣的烟气弥漫开来,驱赶着湿气和残留的霉味。
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喜欢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请大家收藏: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