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357章 由天不由我

第357章 由天不由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司马师浑身又是一颤,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大人这是要亲自去邺城?”

司马懿轻轻嗤声道:

“那位既是雄主,又岂是区区一个质子就能打发的?非为父亲自去邺城不可。”

司马师急道:

“邺城龙潭虎穴,要不还是让昭、伷来蓟县,儿随大人入京,也好鞍前马后!”

司马懿摇头道:

“你的弟弟们要么年纪太小,要么做事不如你沉稳,把幽州交给他们,我不能安心。”

司马师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既感动于父亲的倚重,又担心家人的安危,更忧虑将来的前途。

司马懿却没空再照顾儿子的情绪,继续说自己的安排:

“我离开后,徐元直必要揽权,但其人不擅长兵事,在军中素无威望,压不住田豫那等跋扈老将的。”

“而按照我朝之制,护乌丸校尉定额一员,护鲜卑校尉定额二员。”

“前者已经被田豫所占,后者则因为牵招去了雁门当太守,空缺出来。”

司马师听到这里,已然明白:

“大人是想为孩儿运作一个护鲜卑校尉的官职,以便配合徐元直收揽军中人心,互为依靠?”

司马懿点点头,又提醒道:

“至于另一位护鲜卑校尉解俊,其人名位虽不如田、牵二将,但毕竟是幽州一员宿将。你将来多多去昌平跟他熟络,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其后司马懿又仔细跟长子交代留守幽州的一些细节,直到深夜方才歇息。

一个月后,徐庶的马车来到蓟县。

而司马懿已经早早收拾好行囊,在北国迟来的春色之中,扬鞭策马南去。

……

建兴五年(这里是230年)春。

天下最瞩目的大事并非曹叡突然撤换幽州镇将。

也非陆逊、诸葛瑾等吴国余属突然在江夏鄂县拥立建昌侯孙虑为吴王。

而是大汉天子突然自长安东出潼关,巡幸另一座旧都,洛阳。

刘禅突然这么生猛,当然不是眼见季汉将有席卷天下之势,心态膨胀……虽然多多少少是有点的。

但更主要的是,自季汉入主长安,至今已到第六年。

这五六年间,有三年时间在闭关息民。

当中两年虽有兴兵,但也都是对外的进攻战,并未直接波及关内。

所以对于关中士民来说,竟然获得了将近六年的安生日子。

于是人心渐渐归附。

这才是汉天子敢于暂时离开长安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刘禅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休昭啊,朕真不是看厌了长安的破败旧宫,所以总向往洛阳的华美堂室。”

“而是朕在长安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是注意到一件事。”

已经升任侍中的董允,闻言警惕地瞥了皇帝一眼,沉声问道:

“陛下注意到什么?”

刘禅嘿嘿一笑,道:

“朕发现啊,这皇宫,这台阁,这长安,乃至于这天下,其实有丞相、有诸公卿、将军治理,便可稳妥地维持下去。”

“而朕嘛,文不成武不就,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既如此,那在不在长安,又有何妨呢?”

董允闻言下意识要反驳。

毕竟皇帝就算什么事都不干,但一个正朔天子安抚万民,稳定人心的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怎能说无妨呢?

但刚刚启齿,刘禅已然猜到他心思:

“朕知道卿的意思,其实朕也是这么想的。”

“虽说垂拱天子做不了什么事实,但装模作样安抚人心还是能有一点用的。”

“而再看当下,长安有丞相留守坐镇,已经无须朕多做什么。”

“倒是这河南之地新附,人心尚需抚慰……这不是比长安更需要朕?”

“所以朕就来了。”

董允听到这里,发现居然没法反驳皇帝。

憋了老半天,才闷闷吐了一句:

“陛下不宜妄自菲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