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帝祸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此起彼伏,止也止不住

只有少数几位没有笑,此前跟着她进殿的四方城的人固然不会笑。耶律苍狼没有笑,萧十一郎没有笑,楚皇也没有笑

敖青青也知道自己恐怕说错了话,大殿中无数的嘲笑声铺天盖地的传来,她的脸上涌上一阵羞红。

她本就是习惯动手的人,虽然也读过几本书,但却基本都没记住。

此刻她羞愧无比,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站在那里听着众人的嘲笑。

楚君凡笑了一会,看到了少女脸上的羞愧,想起来她怎么算也是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别人笑话也罢了,自己也这么嘲笑也不怎么好

而且此刻少女战在场中的无奈模样,看上去也很像一只可怜的小猫。

“陛下,今日这位女使节大概也是看着今日喜庆,故意改了词逗大家一笑罢了今日皇后寿辰,普天同庆,陛下可命诸位大人学士,做点诗词,传出去也算是一件文坛盛事了”

楚君凡忽然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第六十五章皇后寿辰之文斗

第六十五章皇后寿辰之文斗

楚君凡这一句话,本来只是一个为敖青青解围的建议,但却让大殿里的无数人点头称赞。

今日本就是喜宴,当然不像朝堂之上整日里要遵守各种身份、尊位,上下高低,当然是气氛活跃点比较好。

清凉殿中,此刻聚集了楚国大部分的精英人士,凡是有资格的,基本上都出现在此次宴会中,内阁宰相,六部尚书,御史言官,当然少不了有武将。

只是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得文人,武人一般只擅长拳头与暴力,而文人最擅长和最爱好的便是歌以咏志,做几首诗,念几首词。

所以楚君凡的建议得到了清光殿中的大部分拥护。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的位低的郎中,或一些大家族里的官二代公子。

无他,因为这等场合,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名的机会。

若是因此一句话,一句词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识,那还不是在以后的官路上青云直上啊。

在殿中略显噪杂的时候,敖青青终于摆脱了尴尬,暂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去,走之前,略带感激的看了楚君凡一眼。

楚君凡此时还在看着楚皇,因为今日的一切,终究只有楚皇有资格决定。

楚皇没有让楚君凡等太久,开口一个“好”字。

然后他略带玩味的说道,“今日既然你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你便先带个头,做出一首诗吧。”

楚君凡闻言,眉头一皱。他哪里会做什么诗啊

只是此刻楚皇既已这么说,他又那里能说出一个“不”字来。

“敢为陛下,可有命题”楚君凡闻道。这本就是一般文会作诗的规矩,若不然,大家都事先准备好一首诗,在此时拿出来,不同作品很难同时比较。

心想最好没有题目,所幸前世读书时记得的诗词还有那么几首,一会随便挑一首应付一下算了。

“如今适逢四月,春日渐浓,汝等可以春天问题,或以春天的景象为题亦可。”楚皇定下了题目。

春天楚君凡正好想到了一首诗。乃是前世盛唐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

楚君凡装作思索一番,然后开口说道:“让小臣顷刻之间即兴作诗倒是有所偏难了,不过小臣昔日在临城之时,目睹早春二月,柳芽新发有感,曾做了一首咏柳,请陛下赏鉴”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楚君凡缓缓的一句一句将此诗背诵而出,一首诗完,立刻成了场间众人的中心。

“好”

“妙”

场间赞赏的声音不绝于耳,连楚皇也微微颔首。

这首诗其实算不得什么绝世大作,也没有什么深刻涵义,只是巧思而已,生动得描写出了早春二月,柳枝新发,春枝低垂的那种美丽姿态。更让人称绝的是,诗中最后将春风比作剪刀,这是前人所不曾想到的。

东吴的使节闵子建听到这首诗也眼前一亮。

但这首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场间的赞叹一半出自礼节,一半出自内心。无论如何这首诗是场间的第一首诗,而且连楚皇都颔首的,谁敢说不好而且这首诗的确有独到之处。

“今日殿中宾客,无论老幼官爵,众位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诗做的好,朕都会重重有赏”楚皇说道。

虽然楚皇是这么说的,但场中一些真正有身份的人,像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是绝对不会在这时候出来插一腿的,因为今日这种场合,明显是楚皇对年轻人的考究罢了。

楚君凡已经开了好头,当下少不得有不少有心的人出来将自己的诗作奉上。

什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京都。”这是赤裸裸的马屁。

什么“三月三日天气新,京都水边多丽人。”这写得是春游。

种种不一。

即使以楚君凡这种非专业的眼光,也能看出都是一些平凡之作。

倒是有个叫做长孙尘的年轻人做得一首不错的诗,引得场间一些人的称赞。

看起来楚国人作诗的水准也只是一般啊,楚君凡想到。

仔细思考一番,这道理也很好理解。

诗词之类的东西,其实也只是天下间百年之内方才兴起的,并不像前世那样,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有一个大的巅峰。

说起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也只在一百多年前而已,而在之前的夏朝,儒生的地位很是低下。

虽然说先古之前也有诗词,留下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类的句子,但那些与现在的诗词也大有不同之处。

楚皇和皇后稳坐高台,少有言语,听着下面各位才子公子所做的诗词,只是随意的勉励两句罢了。

诗词这东西,真正靠的是才情,不是人想做就能做出来了。

大约十几首诗词过后,便少有人出列现诗。

忽然,东吴使节闵子建出列说道。

“外臣素以为楚国文坛人才辈出,如今仔细瞧来,果然让外臣大吃一惊。”当今三国的局势,明眼人都知道战乱将起,当然说不上是友好和睦之邦,甚至边境之地从来鲜有真正的和平。

所以闵子建的此话,虽然语气很是普通,但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里面暗含对楚国士子的讥讽之意。当下有不少年轻的士子面色胀得通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