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尤其是如今国战在即,朝廷应以大局为重,更应关注三省总督的想法。
当然这些都是细务。朝廷自有人从各个方面分析问题,并为楚皇提供决策的选项,着实不算什么问题。
而今对于朝堂衮衮诸公,烦心的事情只有一个。
那就是三十万大军,谁人为帅
楚国虽然不说是武将如云,但有能力统领三十万大军的却不在少数,至少有五六位人选。
但是并不是能够领兵的便可以担任这个主帅。
因为这个主帅不仅要统领朝廷的大军,还要能够对西疆和北疆的大军有节制的能力,至少也得表面上能够压得住场子。
这就需要他不仅要有能力,还得身份地位比较高,至少得跟西疆总督和北疆总督相当才行。
这样的人,却着实不多。
大家讨论一会,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有臣子出列奏曰:“不妨再请卫老太尉出山如何”
说得正是如今已经无官一身轻的卫太尉。老太尉在楚国有军神之称,若他能够担任主帅,当真是很好的人选。
楚皇高坐龙椅,手指在椅子旁边敲了几下,说道:“老太尉年事已高,怕是不堪劳苦。”
楚皇说得也是实话,众人当然也体谅老太尉的身体,若是在出征途中身体有个差池,搞不好齐楚大战会引起极大的变故。
只是这样一来,众人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楚皇沉默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朕有意御驾亲征,何如”
第一百三十八章楚老太君进京
第一百三十八章楚老太君进京
楚皇这话一出,满殿皆惊。无数的文武大臣黑压压跪倒一片。一个个如丧考妣,哭天喊地,仿佛楚皇说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御驾亲征,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帝王,乃国家的一切的核心,轻易闪失不得。一般的御驾亲征,只有发生在明知必胜或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场合,因为御驾亲征,固然是对士气得极大鼓舞,但御驾所在,也必然是敌人的重点攻击所在。一旦有丝毫损伤,都必将是举国震动的大事。
所以一般不到事态紧急的时刻,没有臣子愿意容许自己的君王御驾亲征。
楚皇只淡淡说了一句,全场便再无反对意见。
“朕有何惧”
四个字如雷般的声音清澈得回响在每个人的耳边,声音似乎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带有某种说服的魔力,让所有人的心里都平静了下来。
只到此时,很多人想起来,这位坐在龙椅上十七年之久的皇帝,除了本身是一位卓越的帝王外,还是一位宗师。
天下四位宗师之一。
只是除了昔年北疆的出手之外,这十几年来,他便一直稳坐龙椅,从未有出手的机会。
这大达时机年的沉默似乎是很多人,慢慢忽略了他的宗师身份,而只主记得他的皇帝身份。
只道此刻,楚皇小露实力,无数人才如梦初醒。
不过仔细想想,楚皇的确是最合适的朝廷军队的统帅。
一方面他统军的能力,在楚国之中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从太祖到太宗,那是楚皇尚是皇子之时,曾经统领军队,攻城无数,立下过赫赫战功,若不是如此,太宗之后,他又凭何夺得地位。
第二,楚皇御驾亲征,对于朝廷军队和西疆、北疆的相互协调沟通,便再无问题。楚天伦和程以法只要不是想造反,便只能乖乖得尽力打完这场国战。
第三,楚皇亲临战场,对于军情急变,自然有全权和高效的对应决策,这对大局有利。
朝廷之上的诸君都是聪明人,顷刻间便大多都想明白了这几层。
既然此事议定,接下来便要讨论楚皇离京之后,朝政的安排。
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监国人选。只是楚国早立太子,而且已经立了十几年了,是理所应当的监国人选。
“朕自离京之后,有太子监国,军方事务,有叶重协理。便如此定了,退朝”
楚皇最后金口玉言,再下了一道旨意。
除了太子监国之外,叶重协理军务的旨意略略让众位大臣意外,但这些涉及到帝王对朝政的把握以及帝王心术,旁人也不敢说什么。
转眼间,六月进入了下旬,快到了月底。
这一日是六月二十四,此时夏天已经到了,天虽然还没有到了很热的时候,已经不复凉爽了。
楚家大大小小,从柳夫人,到楚君武,这一天都来到了京都的北门外。
众人自早饭后便至,到了如今,却依旧在等待着什么。
虽然这样的盲目等待,让柳夫人等女眷略有疲倦,但大家都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一路上传来的消息,楚老太君会在今日前来京都。
六月中楚君凡和安宁公主的事情定下来之时,楚君文便写信到北疆,详细说明了这一切。
后来十天之后便收到了北疆的消息,楚天伦除了表示一切依圣旨而行之外,还说了老太君决定进京,主持楚君凡的婚事,并且暂且在京都住上一阵。
听到这个消息,楚府之人自然都是兴奋不已。楚氏兄弟,楚琳,甚至若若都觉得开心无比。当然说起来,楚君武自幼时便离开北疆,楚天伦几次进京之时,他还见过,楚老太君他早已没有丝毫印象了。
柳夫人更是在心里兴奋的同时也不住忐忑,因为楚老太君来了之后,楚府之中便再不是她独大,而且她还要竭尽全力以尽孝道,当然这只能算是甜蜜之中的小麻烦罢了。
“大哥,按着时间算,此时奶奶应该已经到了,不知为何还没看到啊”楚君凡站在高处,依旧没看到丝毫像是楚老太君一行人的马车或车队之类的。
“大概是路上耽误了吧。”楚君文说道,但自己也是担心不已。
楚老太君的车队的确是被耽误了。
这日大早,甚至在楚家众人还没有到达京都城门的时候,在距离京都北门的三里之外,已经有了两位同样等待的人。
一位老人,一位少女。老人者,满头白发,少女者,青春亮丽。
不是别人,正是卫太尉与卫蒹葭。
“爷爷,你说姑奶奶,会认我们吗”卫蒹葭问道。
“傻孩子,怎么不会。我不是跟你说过我们昔年只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