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元帅种田,这是什么千古奇闻!(2 / 2)
“臣,在扶风城缴获的战利品中,除了火器图纸,还有这个。”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了那个已经空了的牛皮纸袋。
纸袋上,没有任何标识。
“这是什么?”叶卫青的眉头拧成一团。
“一种种子。”木子于将纸袋递了过去,“臣称之为,神种。”
神种?
叶卫青接过纸袋,翻来覆去地看。
里面空空如也,只剩下几粒金黄色的谷壳。
他将谷壳倒在掌心。
那色泽,那形状,和他记忆中的某种东西,高度重合。
“赵无言留下的?”叶卫青的疑心更重了。
“不是。”木子于摇头,“是臣在扶风城外,一座破败的古墓中,偶然发现的。”
“墓中有一石碑,记载了此种的来历,以及一种特殊的种植之法。”
“石碑上说,此种需以活水浇灌,辅以特殊秘法,便可在一日之内,抽芽生长。”
木子于面不改色地,编造着一个半真半假的谎言。
他知道,对付叶卫青这种聪明人,纯粹的谎言没有用。
必须给他一个他愿意相信的、无法验证的理由。
古墓,秘法,石碑。
这些元素,在这个时代,再正常不过。
叶卫青沉默了。
他捏着那几粒谷壳,心中掀起了惊涛海浪。
作为另一个“穿越者”,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天之内就长大的水稻。
这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
可眼前这片绿油油的秧田,又该如何解释?
总不可能也是国运战场的功劳吧?
他想到了木子于拿出的伏远弩图纸,想到了那些匪夷所思的战术。
他一直怀疑,木子于身上,也有秘密。
现在看来,这个秘密,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秘法?”叶卫青抬起头,盯着木子于的眼睛,“什么秘法?”
“石碑上说,心诚则灵。”木子于回答得滴水不漏。
叶卫青嘴角抽了抽。
心诚则灵?
这话,骗鬼呢!
但他没有拆穿。
他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田边,再次拔下一株秧苗。
根茎粗壮,叶片肥厚。
他甚至能看到,在根部的泥土里,已经开始有细小的稻穗在孕育。
这生长速度,太可怕了。
火器,可以赢得战争。
但粮食,可以赢得天下!
如果……如果这种“神种”真能大规模推广……
那大唐的国运,将彻底改写!
他缓缓转过身,看着木子于。
“这种子,还有多少?”
“只有一袋。”木子于回答,“已经全部播下。”
“也就是说,这十亩地,就是我们所有的希望?”
“是。”
叶卫青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朕,要在这里,建一座农庄。”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以朕的名义,建一座皇家农庄!”
“从今日起,这里,列为大唐最高等级的禁区!”
“霍去疾!”
“末将在!”
“朕命你,亲率一千羽林卫,驻扎此地!”
“任何人,无论官职,无论身份,胆敢靠近者,杀无赦!”
霍去疾心中一凛,大声领命:“是!”
叶卫青又看向木子于。
“贤弟,这片农庄,朕就交给你了。”
“朕不管你用什么秘法,用什么心诚则灵。”
“一周之内,朕要看到足够播种整个关中平原的种子!”
“你,可能做到?”
木子于点头,“臣,领旨。”
叶卫青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两人之间,达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
叶卫青不再追问“神种”的来历,木子于也不再过问军器监的秘密。
一个主抓工业,一个主抓农业。
两个来自不同时空的灵魂,在这一刻,为了同一个目标,站到了一起。
叶卫青带着人,浩浩荡荡地走了。
河畔,只剩下木子于和那片生机勃勃的秧田。
“元帅。”霍去疾走上前,看着眼前这片绿色的奇迹,眼神复杂。
“您……”
“你先回去养好伤。”木子于打断他,“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是!”
……
长安城,京兆府。
阴暗潮湿的大牢里,弥漫着一股血腥和腐臭的味道。
王德昭和李文通,被绑在两个十字木架上。
他们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肉。
烙铁,盐水,辣椒水……
所有能用的刑具,都在他们身上过了一遍。
新任京兆尹钱福坤,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喝着茶。
“两位大人,想好了吗?”他放下茶盏,“本官的耐心,是有限的。”
王德昭已经奄奄一息,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李文通抬起那张血肉模糊的脸,声音嘶哑。
“我们……我们招……”
“早这样,不就不用受这么多苦了?”钱福坤笑了。
他将一张早就拟好的供词,扔到二人面前。
“按手印吧。”
李文通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那张供词上,写满了他们从未做过的事。
勾结突厥,出卖军情,策划刺杀……
每一条,都是灭九族的死罪。
“我们……我们没有……”
“嗯?”钱福坤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对手下的衙役,使了个眼色。
两名衙役狞笑着,拎着一桶滚烫的桐油,走了过来。
李文通看着那翻滚的油花,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我按!我按!”他嘶吼着。
衙役上前,抓着他的手,在那张供词上,按下了血红的手印。
钱福坤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拿起供词,吹了吹上面的血迹,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
“来人。”
“大人。”
“把这两位大人,送回牢里,好生伺候。”
“是。”
钱福坤走出大牢,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
他抬头,看了一眼元帅府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个谄媚的笑容。
就在这时。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冲进了京兆府的院子。
他翻身下马,连滚带爬地冲到钱福坤面前。
“大……大人!不好了!”
“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情!”
斥候从怀里,掏出一份被鲜血浸透的军报。
“突厥……突厥大军,兵临雁门关!”
“他们……他们还派了使者前来,说……”
斥候咽了口唾沫,声音颤抖。
“说要让陛下,割让三州之地,献上白银千万,再……再送一万年轻女子去草原!”
“否则,便要将叶夫人……凌迟处死,悬尸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