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棍棒底下出真理(1 / 2)
这......”杨国平迟疑。
周牧野赌气霸占他的办公室后,他就大概了解了一下事情经过,对周建军来之后和苏家人之间发生的争执,他也略有耳闻。
扪心自问,自家女娃要是别人如此轻待侮辱,他做的只会比苏家人更过分。
“老首长,这事儿恐怕不好办啊,苏家人已经被得罪得透透,上门道歉意义不大,不如您就当是来农场玩一圈?小周他们年轻人的事,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我再说句难听的话,谁也不是非谁不可,闹成这样,与其说是结亲,不如说是结仇,早点放弃对大家都好。”
杨国平没有看不起苏念的意思,
他只是单纯觉得,周建军夫妇的性子和苏念实在合不来,就算真取得苏家的原谅,两家结了婚,婚后日子也是一地鸡毛,三天两头闹得不行。
感情是婚姻的基础不假,但适合才最重要的,不仅是小夫妻二人的三观合,还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合拍。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但同样也是两个家庭的事。
齐慧带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来家属院找周牧野,打的什么主意,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老首长,人女娃子也是个主意正的,自身也十分优秀,苏家几个人也大多是拧得清,骨气重的人,在他们眼里周家还真没啥能让他们看得起的地方。我觉得您的主意还是趁早打消了吧。”
杨国平的劝告并没有打消周元华带周建军夫妻再次登门道歉的决定,反而让他对苏念的好奇心越发重了起来。
杨国平是周元华一手带出来的兵,他更想看看,能让杨国平都夸赞的姑娘和家庭到底有多优秀!
“小杨,我去道歉真的只是道歉,就算他们不接受,我也得带那孽障去一趟,不然人人都当我们周家人是仗势欺人的浑蛋了!”
周元华摆了摆手,示意杨团长不要再说,
“再有,福宝是我周家的血脉,于情于理,我都该去看看那孩子。”
按照海城的习俗,大年初一不串门,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一大早,周元华就穿戴整齐,拿上让周牧野特地去给他找的拐杖,和杨国平夫妇汇合后,带着一家人浩浩荡荡往苏家去。
“爷爷,外面又来车了!”
苏向北捧着烤好的糍粑在院里和苏盼玩儿,听见车辆驶来的声音,立马跑进屋内报信。
“除了上次来的吉普车外,还多了一辆呢!”
苏怀瑾搅动药膳的手顿了顿,脸上的笑意瞬间消散,
“上次话都说到那一步了,他们还来做什么?那两夫妻真是没完没了的!”
“还能干什么?又想来表现优越感呗,想借我们的道歉,和周营长修复关系。”
林淑兰缝着衣服,没好气道,
“楚婶儿说,周建军夫妻年轻时候就在京城闹了不少笑话,周家那位老首长知道儿子没救了,就让他们把刚出生的周牧野送进大院,由那位老首长自己抚养,两人第三年又重新生了个儿子。”
“依我看呀,那两口子也不像是会教孩子的人,八成是小的练废了,看周营长前途好,就想扒上来和周营长修复感情。”
她咬掉线头,将这两天从邻居口中得到的消息告诉苏怀瑾,“阿朗说,他们两口子还带了一个女孩子,应该就是给周营长准备的未婚妻。”
“公爹,您打算一会儿怎么做?要不要我再拿苕帚把他们赶出去?”
苏怀瑾也烦,周建军夫妻就跟绿头苍蝇一样,嗡嗡嗡地一个劲儿恶心人。
他转头看向发呆的苏念,“囡囡,你是怎么想的?”
“啊?我?”
苏念正聚精会神听着福宝心声中的八卦,突然听到苏怀瑾问自己,脑袋还有些转不过弯来。
“爸,你刚才说什么?”
苏怀瑾无奈,像小时候一样,揉了揉苏念的头顶,“向北说周家人又来了,你打算怎么做?这一趟趟的,也不是一回事。”
苏念正好也在听福宝说这件事,
福宝说这次来的是周家那位老首长和杨团长夫妇二人,牧野和周建平夫妻也跟着来了。
福宝还说,周家老首长是讲道理的人。
苏念闻言,食指轻点下巴,
既然是个讲道理的老人,那她和周家老首长说开,周建军夫妻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烦她了?
“爸,要不先见着人再决定吧,反正道歉是他们的事,接不接受是我们的事。我估计他们是为了福宝改姓的事儿来的。”
她们一家人还要在农场待一阵子,总不能把杨团长拒之门外吧?见一面而已,就当新年多一个节目。
听了福宝的心声后,她倒是有点好奇那位老首长。
苏念掸了掸袖口上的白灰,“爸,见见吧,你不要被他们说动心就行了。”
林淑兰把做了一半的衣服放进针线篓,也跟着点头,“让他们先进来吧,大不了我再动手赶一回。”
一家人刚商量好,门外响起招呼声。
“请问苏怀瑾苏同志在家吗?我是周元华,冒昧上门打扰是带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上门向苏同志以及苏家的其他同志赔礼道歉。”
苍老的嗓音柔和,透着十足诚意。
苏怀瑾在听到周元华名字的时候,明显愣了愣。
周元华可是参加过无数场战斗的老首长啊!戎马一生立下战功无数,替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他实在很难将这样一位战斗英雄,和周建军这种一身架子的‘大少爷’联系在一起。
“都跟我出去,见一见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