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99章 先行者号

第399章 先行者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

旱季的烈日,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炙烤着这座东非最大的港口城市。

坦赞铁路的总调度站里,阿贝贝·恩克鲁玛烦躁地扯了扯自己那件被汗水浸透的白衬衫领口。

他面前的调度板上,代表着列车信号的灯光,超过一半都是刺眼的红色——故障或停运。

“又是那台该死的英国机车!”调度员放下电话,一脸绝望地冲他喊道,“阿贝贝先生,坦噶线路那台‘胜利’号,锅炉又炸了!见鬼,这周第三次了!内陆莫罗戈罗的铜矿石,又得在站台上多晒一个星期的太阳!”

阿贝贝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他今年二十八岁,是坦桑尼亚铁道部的“希望之星”。

他的父亲,是第一代坦赞铁路的建设者。阿贝贝从小就是听着龙国工程师和坦桑尼亚工人并肩作战、对抗“西方帝国主义封锁”的英雄故事长大的。

这条铁路,曾是他们的“自由之路”,是整个民族的骄傲。

怀揣着这份骄傲,他被国家公派到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了最先进的铁路工程。四年前,他意气风发地回国,准备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让这条承载着父辈梦想的铁路重焕生机。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七十年代由龙国倾尽全力援建的铁路,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强度运营,以及西方国家有意无意的“备件封锁”后,早已不堪重负。

机车老旧,轨道磨损,信号系统失灵……曾经的“自由之路”,如今更像是一条“中风之路”,动不动就瘫痪。

阿贝贝曾天真地以为,他学成归来的西方技术,能拯救这一切。

他写了厚达数百页的改造方案,向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申请援助。

“专家们”倒是来了一批又一批。

他们住在达累斯萨拉姆最昂贵的凯宾斯基酒店,吹着空调,喝着冰镇果汁,用他们那套复杂的、阿贝贝根本看不懂的经济模型,对坦赞铁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评估”。

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惊人地一致:这条铁路,在运营上是“失败”的,在经济上是“不可持续”的。

他们的“援助”方案,也同样一致:开放铁路运营权,进行“私有化”改革,允许西方国家的铁路公司和矿业巨头,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接管这条铁路的运营和沿线矿产的运输。

“这是援助吗?不,这是抢劫!”阿贝贝在铁道部的内部会议上,愤怒地拍了桌子,“他们只是想用几张废纸,换走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谈判,理所当然地破裂了。

“援助”也随之消失。西方公司甚至停止向他们出售那些老旧的、二手的英制机车备件。

阿贝贝的雄心壮志,就这样被活活地困死在这间破旧的调度室里,消磨在edless的红灯和故障报告中。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远赴重洋学来的那些先进理论,是不是一个笑话。

就在阿贝贝即将彻底绝望的时候,转机,以一种他最熟悉、却又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阿贝贝!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铁道部长激动地冲进了调度室,他挥舞着一份刚刚从京城传真过来的文件,“龙国人!龙国人回来了!”

阿贝贝愣住了。

“他们……他们回来干什么?又给我们送几台机车?”

“不!”老部长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阿贝贝从未见过的光,“不是几台机车!是一个庞大的、彻底的升级计划!他们要和我们,还有赞比亚的兄弟们一起,将这条路,从头到尾,翻新一遍!”

“他们将这,称之为‘资源换安全’战略的深化。”部长低声说道,“赞比亚的谦比希铜矿,需要更强大的运力。而我们,需要一条真正能带动国家经济的、强大的铁路!”

一个月后,坦赞铁路的起点,基建营地。

阿贝贝作为坦方总工程师,第一次见到了龙国工程队的负责人。

他本以为,会见到一位西装革履、夸夸其谈的外交官或商人。

可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男人。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脚上一双沾满了泥点的解放鞋。

他自称叫王建国,是龙国铁建海外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也是一名曾经参加过龙国国内数条“三线”铁路建设的、真正的老铁道兵。

“阿贝贝同志,你好。”老王伸出了他那只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笑容淳朴而又真诚,“图纸我们研究过了,问题很多,但……都能解决。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阿贝贝有些发懵地握住了那只手。

没有客套,没有酒会,没有关于“友谊万岁”的空洞演讲。

见面不到十分钟,老王就带着他,直接走进了那片在短短一周内拔地而起的、巨大的临时板房营地。

阿贝贝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营地,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工业城镇。

数千名和他见过的龙国工人一样,穿着蓝色工装的建设者,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发电机组在低沉地轰鸣,食堂里飘来了浓郁的饭菜香气,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篮球场和一个露天电影院。

“我们龙国人,干工程,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老王看出了他的惊讶,笑着解释道,“工人们吃饱了,住安稳了,才有力气干活。”

紧接着,老王带他去看的“粮草”,让阿贝贝的认知,再次遭到了冲击。

在港口专门开辟的工地上,阿贝贝看到了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壮观的工程机械阵容。

不再是七十年代那些需要靠人力和畜力辅助的小型设备。

那是一排排崭新的、涂着“凤凰重工”和“鲁班机械”汉字的、庞大的钢铁巨兽!

数十台黄色的“鲁班”20吨级液压挖掘机,挥舞着巨臂;“红星”系列的大型推土机,一字排排开,如同钢铁军团;而最让阿贝贝移不开目光的,是一台停在临时轨道上的、长达数十米的、造型奇特的庞然大物——“昆仑-1型”轨道铺设一体机!

“这……这些机器……”阿贝贝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这……这都是你们……自己造的?”

“当然。”老王递给他一顶安全帽,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白菜”,“‘绞索’嘛,鹰酱不卖给我们,我们就自己造。虽然性能可能比不上他们最顶级的,但……够用,还皮实。”

阿贝贝戴上那顶印着“龙国铁建”的红色安全帽,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

他所知的那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国家,什么时候,拥有了如此恐怖的工业制造能力?

这些机器,他只在伦敦的工业展览会上见过德国和日本的同类产品,价格标签能让人心脏骤停。

然而,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

在项目指挥部的图纸室里,老王向阿贝贝,展示了这次“升级改造”的最终方案。

阿贝贝本以为,他们只是要更换老旧的钢轨和枕木。

但当他看到那张总设计图时,他那颗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锻造过的、骄傲的工程师心脏,猛地一跳!

“无砟轨道?!!”他失声惊呼。

图纸上,赫然画着的,是那种根本不需要碎石道砟、而是将钢轨直接固定在预制混凝土轨道板上的、最先进的板式无砟轨道技术!

“这……这是高速铁路的标准!”阿贝贝的声音都在颤抖,他指着图纸上那精密的扣件和轨道板设计,“这是……这是德国人和日本人才掌握的技术!你们……你们要用这个,来升级坦赞铁路?”

“为什么不呢?”老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仿佛阿贝贝在问一个很傻的问题。

“非洲的兄弟,就不能用上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吗?”他拍了拍图纸,“这种轨道,看起来前期投入大,但后期维护成本极低,而且平顺性和稳定性,是传统有砟轨道的十倍以上!特别适合你们这里的高温和雨季环境。既然要修,我们就一步到位。”

“一步到位……”阿贝贝喃喃地重复着这个词,他感觉自己这几年在西方学到的所有关于“经济适用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理论,都在这一刻,被这种来自东方的、朴素而又霸道的哲学,冲击得粉碎。

“可是……这太贵了……”

“是不便宜。”老王点点头,然后又笑了,“但是,我们的头姜总师说了,赞比亚的铜矿,值这个价。”

阿贝贝再次愣住了。

他终于明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