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 第125章 暗流下的基石

第125章 暗流下的基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风险储备金制度,将每年利润的20%存入独立账户,只有在遇到重大危机时才能动用。同时,我们要保持零负债运营,即使这意味着放弃一些扩张机会。

财务总监忍不住插话:这个比例是否太高?很多投资项目都需要资金......

安全比速度更重要。苏晚晴展示了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在过去的商战中,80%的企业失败不是因为模式问题,而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我们要做那20%的幸存者。

最后,她提出了最大胆的治理基石构想:

轮值cEo制度。从明年开始,核心管理层将轮流担任cEo,每人任期一年。这不仅是为了培养接班人,更是为了避免企业受制于单一个体的局限性。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决定意味着苏晚晴主动放弃了部分权力,这在创业公司中极为罕见。

为什么?韩梅梅轻声问。

山海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苏晚晴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它应该成为能够自我进化的生命体。我的使命不是永远掌舵,而是打造一艘能够抵御任何风浪的船。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基石计划稳步推进。青苗工程首批选拔的30名管培生已经到岗,他们中有贫困山区的状元,有海外名校的归国学子,还有从主理人体系中脱颖而出的草根天才。山海研究院与清华、斯坦福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开始布局下一代智能教育设备。文化委员会经过全员投票正式成立,首任委员包括前台接待员、资深主理人和技术骨干。

在这个过程中,苏晚晴展现出与商战时截然不同的领导风格——少了几分锐利,多了几分沉稳;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培育。她把更多时间花在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上,主动将权力下放。

某个傍晚,顾淮之来访时看到她在指导年轻管培生,不禁感慨:你现在更像一个园丁,而不是战士。

企业家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要让自己变得不再不可或缺吗?苏晚晴微笑着回答。

当季度财报出来时,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在投入大量资源到基石计划的情况下,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实现了更健康的增长。用户黏性创下新高,员工满意度达到98%,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显着提升。

站在新总部顶层的观景台上,苏晚晴俯瞰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她知道,在这些光亮之下,无数企业正在潮起潮落中浮沉。而要做的,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而是深深扎根的珊瑚礁——表面上看它在随着海水摇曳,实则已经在海底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基石。

暗流永远存在,风暴终将再临。但有了这些基石,便能在任何环境下屹立不倒,成为后来者可以依靠的灯塔。

第五部分到此收官,而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篇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