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千年一吻 > 第983章 帝后同舟

第983章 帝后同舟(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黎明时分,大明宫紫宸殿。昨夜收到紧急军报的惊惶与震怒,经过几个时辰的发酵与紧急磋商,已转化为一种沉重而决绝的临战氛围。殿内灯火通明,熏香依旧,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硝烟味。

李治与武媚再次并肩坐于御座之上。李治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虚弱已被一种属于帝王的坚毅所取代,甚至隐隐透着一股被挑衅后燃起的怒火。武媚则面容沉静,凤目低垂,仿佛昨夜那个瞬间失态、又迅速提出关键建议的皇后只是幻影,但偶尔抬眼时,眸中闪过的精光显示出她大脑正在高速运转,权衡着一切。

重要的文武大臣已被紧急召入宫中,分列两侧,人人面色凝重,屏息以待。

“众卿,”李治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倭国不自量力,倾巢来犯,勾结百济余孽,欲撼我大唐海东柱石。此战,关乎国威,关乎社稷,更关乎这东海之秩序!朕,决意倾力以赴,定要让倭寇有来无回!”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定下了此战的基调——不容退让,必须胜利。

兵部尚书出列,躬身禀报:“启奏陛下,皇后娘娘。遵照昨夜旨意,军令已快马发出。右威卫将军孙仁师已受命为带方州刺史,正紧急调集河南、河北诸州府兵,预计五日内可先行集结一万五千精锐,由陆路驰援熊津。青州刺史刘仁轨擢升行军总管,辅佐孙将军,并统领登、莱水师,计有楼船、蒙冲、斗舰等各类战船百余艘,兵卒七千,已受命启航,奔赴白村江口。”

李治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户部与工部官员:“粮草、军械,可能保障?”

户部尚书连忙回道:“陛下放心,登、莱诸州仓廪充实,首批粮秣十万石已随水师一同发运。后续补给,臣等已协调漕运,定保前线无虞。”

工部官员也保证弓弩、箭矢、甲胄等物资源源不断,正加紧运往前线。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展现着大唐帝国高效的战争机器。然而,在这表面的团结与高效之下,细心之人仍能察觉到一丝微妙。

当讨论到是否需要从西线或辽东抽调更多兵力时,李治直接否决:“吐蕃狼子野心,不可不防。高句丽亦需严密监视,不可令其有机可乘。现有援军,加之刘仁轨本部,足可应对倭寇!”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独断,这是他在向群臣,也是向身旁的武媚,强调自己的最终决策权。

武媚在此刻适时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分量:“陛下圣明。然臣妾以为,除却兵马粮草,亦需稳定新罗之心。应即刻遣使,申明我大唐必救熊津、共抗倭寇之决心,令新罗王全力配合,勿生疑虑,并从侧翼牵制百济残军。”

她的建议再次切中要害,弥补了纯军事部署之外的外交环节。李治看了她一眼,略一沉吟,便点头同意:“皇后思虑周详,便依此办理。”

这一刻,帝后二人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一个主导军事决断,一个查漏补缺关注外围,仿佛昨日那场导致李义府流放的激烈冲突从未发生。他们如同航行在暴风雨中的巨舰上,最优秀的船长与领航员,暂时将个人的龃龉抛在脑后,共同应对眼前足以倾覆船只的惊涛骇浪。

朝会最终在一种同仇敌忾的气氛中结束。旨意一道道发出,帝国的战争车轮开始全力转动。

臣工退去后,大殿内再次只剩下帝后二人。那层因共同对敌而暂时凝聚的薄冰,在寂静中似乎又开始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李治靠在御座上,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

武媚则静静地看着殿外逐渐明亮的天空,目光幽深,不知在想些什么。

“帝后同舟”,或许是真,但同舟之人,心中所思,是否依旧同向?这艘名为大唐的巨舰,在驶向白村江那片未知战场的途中,内部的暗流,从未真正平息。表面的合力,只是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外部危机,而危机之下,权力的博弈仍在继续,只待战局明朗,便会以新的形式爆发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