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K1(1 / 2)
第418章k1
龙若璃一见到苏天言,立即就加快了脚步走了过去。
她脸上是一副十分担忧的样子:“天言哥!”
龙若璃的眼底逐渐湿润,双手不自觉的握成拳头,浑身上下都在向外界传达她为苏天言在担心的情绪。
苏天言在后面已经改变了想法。
他其实是想告诉龙若璃自己患病的事情。
信不信任倒是其次的。
主要是为了大局来考虑。
集团有龙若璃和白子华暂时替他把持着,集团能够规避非常多的风险,同时他身上的压力也能减小。
尤其是穷养计划暂未结束的压力。
一边是穷养计划,一边是集团。
如果自己变成了傻子,那集团+苏澄这两个担子全都压在了白子华的身上,白一个人分身乏术,肯定照顾不过来。
但。
苏天言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不想让一直崇拜他的龙若璃,看到他变成傻子的模样。
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主动放下尊严那些东西,对于苏天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可为了大局,他又不得不选择让龙若璃知情。
这种冲突和矛盾让苏天言陷入了纠结和拖延。
前些天他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该怎么跟龙若璃开口。
让龙若璃住在园林,并不单单是为了解决他的需求。
他在找合适的时机把实情讲出来。
但苏天言没能做到。
龙若璃看到他那副样子了,也就不需要他再开口了。
苏天言不确定他的拖延是故意等着这一刻发生,自己可以假装“被迫”推进这件事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子做,自己可以在“失忆”和“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向龙传达这个信息吧。
他苏天言还是苏天言,发了疯的苏天言不是他。
“好了好了,怎么哭了啊,别哭哈。”
苏天言微笑着抚慰龙若璃。
“呜呜呜……”
龙若璃伺机冲了上来,一把抱住了苏天言。
“呜呜呜,天言哥……你当时都不认识我了!”
“我好难受啊!”
唉
苏天言默默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会这样。
“没事的呀,我这不又记起来了嘛”
“我从来没想过天言哥会把我给忘了……呜呜……”
龙若璃哭的梨带雨。
苏天言轻轻地抚摸着龙若璃的脑袋,柔顺的头发在他手上留下丝滑的感觉。
“好啦好啦。”
在苏天言的安抚下,龙若璃止住了哭声,但还是不断地哽咽。
苏天言耐心地向龙若璃解释。
龙若璃不认可苏天言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事实:“为什么会这样呀,为什么……”
“不是说越用脑,越不会得这种病嘛”
“当然不是了,医生诊断说已经没有再生和恢复的能力了,现在的情况是越用脑,病情越重。”
“只有消耗,没有再生,所以就变成这样了。”
“这种病是不可逆的,再好的商业计划也只能延缓。”
“但我感觉也没延缓到哪儿去,子华告诉我说病情已经加重了。”
龙若璃还是不肯接受:“天言哥,那你就不要用脑了呀!”
“您看为了这次商业计划,您每天都在劳累思考的状态,这怎么能行!”
“这次的商业计划对咱们损失非常大,最主要的是您的身体!”
“咱们的商业版图已经很大了!”
“多少钱对咱们来讲只是一串数字而已,身体才是真的!”
“天言哥,集团的事情您以后还是不要想了。”
“至于小澄的事情,您就交给我和白总来做就好,我们一定认真地延续和执行您的接班人计划,不辜负您几十年持续在小澄身上投入的一片苦心。”
苏天言被龙若璃的想法感动了。
他就知道自己是正确的。
如果从确诊的那一刻告诉龙若璃,可能后面的事情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小龙。”
“我在呢。”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你好了,我也不用这么苦了。”
“只有你能get到我的那份心。”
这是苏天言少有的真情流露的时刻。
龙若璃听到这话立刻就知道,自己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她没敢看白子华。
这会儿白子华的脸色肯定很差。
“苏总,不只是我,白总也为咱们这份计划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白总肯定也把小澄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呀!”
龙若璃虽说没看白子华,但该说的话要说到位。
“嗯嗯,子华也是。”
白子华始终保持着沉默。
龙若璃的演技实在太好了。
她知道此时此刻说什么做什么表现出什么传达出什么能够100%利好她。
白子华几次想要打断龙,阻止她这种假情假意的表演。
可他完全没有机会,只能保持沉默。
苏天言说起了经济泡沫的事情。
具体的亏损原因,他不敢再去细想。
他害怕浪费更多的脑细胞,从而再次陷入那种精神病状态。
对于苏天言来说,傻子状态的他全是坏事。
好像也只有在向龙坦白这件事情上起到了一点点的推进作用,但仍然是坏事。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
苏澄在前些天的离场时机非常正确。
“他是不是在最高点套现”
白子华此时才自然地开口:“是的苏总,少爷前些天的离场时机正是市场的最高点。”
“现在的牌照并不值钱,比原先的2亿收购价还要低很多,大概缩水了35%左右。”
“天言哥,小澄做的很不错的嘛,他其实有很强的前瞻力和判断力。”
龙若璃此刻对苏澄的行为大加赞赏。
她现在必须要夸赞苏澄,否则就显得她太刻意了。
哪怕苏澄的行为衬托出了苏天言的判断失误,她也丝毫不能吝啬。
只有这么说,她才是一个明智的人,能够很好的辨别是非,是继续执行“接班人计划”的唯二之选。
白子华依旧沉默。
好话赖话都让龙给说了,他再说就显得多余。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
“我在发病的时候给小澄打了一次电话,我担心他会因此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