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2)
同来的人各自寻地歇息,先前愤慨的儒学士们,此时也只得认命坐下。
张良闭目坐在飞羽前方。飞羽起初不愿落座,但见只有自己站着,显得格格不入,犹豫片刻还是坐了下来。
在牢中的几日,每到饭点,总由同一人送饭。那些饭菜不见半点油星,官兵放下便扔在地上,不管他们吃或不吃。
最初几天,飞羽、张良与儒学士们几乎未动这些饭食,无人愿受这般侮辱。
张良和飞羽的身体渐渐支撑不住,他们已不在传承之路中,没有食物便难以维生。
两人的意志开始动摇。
被囚禁的张良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声响。这段时间里,除了送饭的人,他再没见过其他人。
仔细听去,似乎是两名官兵在议论如何处置他们这群人。紧接着,门锁被打开了。
张良心知,这大概是来查问谁是儒学士的。从之前在破庙所见来看,这些人应当都是儒学士。
但他不会多言。出卖他人既于心不安,也毫无益处。即便他说了,别人未必会信,自己也会被牵连进去。
眼下,张良、飞羽和这些人都在一条船上,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
锁链声响起,一名带刀的官兵推门而入。
“听着,谁要是供出儒学士,赏一根鸡腿。”官员说道。
牢饭难以下咽,飞羽听到“鸡腿”时,眼睛不禁亮了一下。
官员察觉到了,走向飞羽说道:“你若说出来,必有重赏。”
飞羽虽想吃鸡腿,却仍保有分寸。一来他不知谁是儒学士,二来他也不愿做告密之事。
见飞羽摇头说“不知道”,官员欲言又止,最终只得放弃。
牢中其他人对官员置若罔闻,似乎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张良心想,他们视若生命的经书已被焚毁,大概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所以一言不发。
官兵见问不出什么,觉得关几天或许会有转机,便转身离去。
官兵走后,那些人忽然看向飞羽,说道:“你若想吃鸡腿,大可以供出我们。反正终究难逃一死。”
张良知道,这些人并不了解飞羽。无论何时,飞羽都不会为利益出卖他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飞羽听了这话,心中黯然。原来在别人眼中,自己竟是如此肤浅之人。
但他忘了,自己外表仍是个孩子。在旁人看来,孩童哪懂什么原则?为了一口吃的,什么做不出来?
张良见飞羽神情忧伤,知他心中难过。
稍候片刻,飞羽并未解释,张良便率先出言:“如今大家都同在一条船上,出卖你们对我并无益处,况且飞羽也绝非那般人。”
“莫看它身形小巧,却自有其行事准则。”张良略作停顿,又补充道。
“是我们误解你了,承蒙不曾出卖,日后若有腾达之时,必当终身相报。”一人回应道。
“无妨,都是小事。”张良淡然答道。
自此之后,众人逐渐敞开心扉,畅谈起来。
起初只是聊些表面话题,后来大家渐渐谈及各自身世,让张良与飞羽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交谈中,甚至有人谈论起对时局的看法,众人已完全将飞羽和张良视为自己人。
张良发现这些人才华出众,不禁萌生招揽之意。
相处日久,飞羽也渐渐放下了最初的不悦,与众人融洽相处。
其实飞羽起初并非厌恶这些人,只是因他们之故,自己与张良才会身陷囹圄。
张良觉得,与外面的人相比,这些囚徒更有主见,甚至比在项羽麾下所见之人更具才干。
张良从未打算坐等朝廷发落,每日都在筹划越狱之事。最初他只计划两人逃离。
然而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他默默将越狱人数增加,打算带着所有人一同离开。
张良思忖,若得这些人才相助,日后处理政务就将拥有众多谋士。
来到狱中已五日,此处阴冷潮湿,不见天日,张良只能通过狱卒送饭的时间判断时辰。
长久困在此处终非良策,张良倚墙沉思。以他和飞羽的本事,独自越狱易如反掌,即便带着那些学者攻破牢房也不在话下。
难的是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在不引起太大动的情况下成功逃脱。这才是真正困扰张良的问题。
如今嬴政尚不知他的下落。消失十五年,嬴政想必以为他已离世。
自己仍隐于暗处,占据优势,日后对付嬴政时更能出其不意。
若闹出太大动静,让嬴政得知他尚在人世,必定会采取措施针对他。到那时,张良就要耗费更多心力了。
正当张良思量之际,狱卒带着饭菜走了进来。
飞羽早在狱卒进来前就嗅到饭菜香气,早早趴在栏杆边,满心期待地望向门口。
“用饭了!”狱卒高声喊道,将张良从沉思中唤醒。
今日的饭菜一改往日的清汤寡水,多了几样菜式,还能看见些许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