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2)
他凝神观察,发现箭雨每次连续攻击约十秒,随后间歇三秒左右。只要抓住这三秒空隙,便有突破之机。
发现这一规律后,张良迅速有了主意。他从墙边取了几盏灯掷向铁门,果然引来箭雨齐发。张良闭目凝神,在心中默数箭矢破空之声。数到第十声时,他猛然睁眼,身形如箭般冲向铁门。早已蓄力于掌心的他重重击向门板,铁门应声而开,张良闪身而出。就在他掠出门外的瞬间,身后再次万箭齐发——三秒的间隙被他精准拿捏。
张良刚松口气又立即警觉:方才的动静必然惊动赵高,即便此人不在府中,归来后定会全城搜捕,必须加快行动。他当即提速前行,不料数分钟后竟听见隆隆滚石声。还未待他探查,一块千斤巨石已迎面滚来,将通道堵得严严实实。
眼见巨石距他仅十余米,张良足尖发力踏壁而行,如履平地般迎向滚石。在巨石掠过的刹那再度腾挪,惊险越障落地。这密道机关堪称堪比皇陵,张良暗自心惊,愈发谨慎前行。
不料刚走片刻,四周骤然陷入漆黑。他返身取灯照明,却见壁面上附着诸多蠢动黑影。近前举灯细看,竟是无数即将破茧的虫蛹。张良心道不妙,急忙摔灯踩灭,但为时已晚——灯火已惊醒毒蛾,数只飞蛾扑至他左手背狠狠叮咬。
剧痛袭来,张良立即运转真气护体,封住伤口逼出毒血。虽及时逼毒,左臂仍泛起麻痹之感,这毒性蔓延之快令人心惊。
重陷黑暗,目不能视,双耳却异常敏锐。
飞蛾振翅的扑棱声与嗡鸣令人作呕,张良心中涌起一阵厌烦。
他召出轩辕剑,循声挥砍。持续近一刻钟后,恼人的声响终于消失。确认飞蛾已尽数剿灭,他凭着记忆摸到丢弃灯盏处,俯身拾起。
取出火石轻擦两下,灯盏再放光明。张良这才看清周遭景象——赵高的暗室,竟是一座地下宫殿!
继续前行,又见一扇门。张良谨慎推门而入。
这是个状似仓库的宽阔空间,墙角堆着数十口木箱。
他悄声走近其中一口,见箱上挂锁,便挥剑斩落。掀开箱盖时,张良不禁喜上眉梢。
这趟果然不虚此行——满箱金银珠宝流光溢彩。他如法炮制打开其余箱笼,俱是耀眼的金银珠玉。
这些不受官制约束的珠宝才是真正的硬通货,纵使改朝换代亦不贬值。
若用以招兵买马,对日后大业必然助益良多。
思及此,张良唇角微扬。随即取出传承之路所得的上古神器九黎壶。
壶口对准箱堆,不过片刻,赵高积攒半生的财富尽入壶中。
想到赵高发现财物不翼而飞时吐血的模样,张良脸上笑意愈深。
洗劫一空的张良心满意足,收回九黎壶循原路返回。
听闻飞羽竟将城墙推倒,张良虽意外它闹出这般动静,转念一想:嬴政必然震怒,赵高亦要奔波善后,自己的行动应当不会太快暴露。
正欲离开时,他忽见门边墙上悬着一柄长剑。
剑身银白,造型秀美,修长纤巧。凝视之际,竟感寒意侵肤。
水寒,风萧萧兮易水寒!
此乃《秦时明月》中墨家首领高渐离的佩剑,徐夫子所铸,风胡子兵器谱排行第七的水寒剑!
未料竟在赵高暗室得见这等名器。张良快步上前取剑细观。
十五年光阴,足够嬴政将昔日反叛者屠戮殆尽。而自己因入传承之路,安然度过这十五载。
至于水寒剑如何落入赵高之手,张良已不愿深究。
重见故剑,心中百感交集。
张良迅速回神,往事已不可追,再沉溺也无益。
水寒剑赠予飞羽再合适不过。此剑性寒,恰与飞羽出身寒冰世界相合,或许还能减轻他在人间的不适感。
想到此处,张良已将水寒剑收入九黎壶中。
他循原路返回,重新合上暗格,仔细清理痕迹,尽量抹去自己来过的踪影。
此时朝堂之上,嬴政端坐龙椅,虽身形已显臃肿,面容也添了皱纹,声音却依旧威严:“长城倒塌之事,众卿可有见解?”
群臣噤若寒蝉。
嬴政语气转厉:“都聋了吗?朕在问你们话!”
一位肤色古铜、神情阴鸷的中年官员出列,正是中车府令赵高:“启禀陛下,听闻是一市井之徒推倒的。”
“你是说,朕耗费巨资修筑的长城,竟被一个小民轻易推倒?”嬴政语带怒意。
谁都明白,一人之力岂能推倒长城?其中必有偷工减料之嫌,而负责监工的正是赵高。
赵高身子一颤,慌忙跪倒。嬴政冷眼看他:“你有何辩解?”
“臣冤枉!定是有人蓄意陷害,望陛下明察!”
“朕自会查明,你先退下。”嬴政对赵高仍存几分信任。
赵高退出大殿,决意前往私宅召暗探彻查此事。
他快步出宫,穿过街市,直奔私宅。
此时张良仍在书房中寻找钥匙对应的门。虽已取走财宝,却难抑好奇。
走到书桌正面,果见一柜。刚掏出钥匙,忽闻脚步声逼近。
张良侧耳确认有人前来,四下一望,闪身藏入屏风之后。
刚站稳,门便被推开,有人走了进来。张良屏息凝神,生怕泄露行踪。
赵高踏入屋内,径直走向书桌,一把将桌上文件全部扫落在地。他怒火中烧,厉声喝道:“给我去查!一定要找出那个人,将他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