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三方会面(2 / 2)
他们又看向黄宗羲,见他眉头紧锁,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这份凝重和慌乱,也被海登敏锐地捕捉到,他脸上的得意之色更浓,几乎要笑出声来,那是一种小人得志的猖狂。
“怎么?是真的?”毕懋康瞧了一眼和兰人后低声问道。
黄宗羲点了点头,不过他的目光在图纸上停留的时间越久,他脸上的凝重就消退得越快。
“怎么?”张佳玉发现了这种变化,立即问道。
黄宗羲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和坦然,最后化为几乎无法抑制的荒谬与鄙夷。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图纸,直直看向正用期待和挑衅眼神望着自己的海登,又缓缓扫过面露期盼的沙皇和罗刹大臣。
他缓步上前,发出一声极轻的、带着浓浓嘲讽意味的冷笑。
这声冷笑在寂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海登看到他这笑容,不知为何,心脏突然跳了一下,整个人也僵住了。
“陛下,”黄宗羲转向沙皇,语气严肃,“外臣方才,险些被这半张图纸唬住了...”
他特意加重了“半张”两个字。
“我原以为,和兰泱泱大国,东印度公司富可敌国,纵使行径不堪,于格物之道上,或许真有几分独到之处。”
说到这里,他倏地语气一转,变得锐利如刀,“然而,今日得见这核心技术,方知何为夜郎自大,徒惹人笑!”
他拿起半张图纸面向众人,声音陡然提高,“此图所绘,不过是我大明初代蒸汽纺织机之锅炉与气缸基础构型,且还是效能最低的那种,其后的传动、调速、冷凝核心,一概全无,拿着这如同孩童描红般的残卷,竟敢妄言出售技术?”
“海登先生,请问,您是要教罗刹的工匠,如何造出一个只会烧开水,却无法做功的铁皮罐子吗?这就是和兰东印度公司的诚意?这就是你口中足以改变国运的技术?”
黄宗羲的厉声质问,如同惊雷在大厅中炸响,震得海登头晕目眩,也让所有罗刹人从“和兰也有蒸汽机”的幻想中情形过来。
面对海登的哑口无言和罗刹君臣惊疑不定的目光,黄宗羲不再多言,他直接向沙皇躬身一礼,“陛下,既然和兰人喜欢用图纸说话,那外臣,便也用图纸回应。”
他转向侍从吩咐道:“取笔来!”
随身携带的炭笔被呈上,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不知道这位明国的使臣要做什么。
只见黄宗羲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后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他执笔的手稳如磐石,笔尖落下,没有丝毫犹豫。
线条,犹如拥有生命般,从笔尖流淌而出。
他先是从和兰人那半张图的末端开始接续,一根连杆,一个飞轮,一个精巧的曲轴结构...他画得极快,却又无比精准,每一笔都仿佛经过无数次的重复。
沙皇和奥尔丁等人不由自主围拢过来,他们震惊得看着眼前的一幕。
这个年轻的明国人,竟然在凭空复原那缺失的后半部分,而且其熟练程度,远超他们想象!
“这里,”黄宗羲一边运笔如飞,一边沉声解释,声音不大,却清晰得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是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飞轮的旋转...此处,需加装离心调速器否则速度失控,机器顷刻即毁...还有这里,冷凝回水系统,乃是提升热效之关键...”
他不仅画出了结构,更随口道出了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功能和原理!
张佳玉本还担忧,此乃大明机密,黄宗羲如此轻易脱口而出,是否...
可当他看轻包括大明官员在内的所有人一脸茫然之后,他这心就定了。
这里只有黄宗羲跟随王徵学习蒸汽机,也只有他懂这些构造,他的侃侃而谈,此刻便是对牛弹琴。
当然,黄宗羲的目的也并不是现场教学,他也不敢,他的目的,只不过是想告诉这里的所有人,这张图纸的来源,仍旧是他们大明!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张完整、精密、远超和兰人那残破半张图的蒸汽机结构图,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黄宗羲放下笔,目光再次投向面无人色的海登,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怜悯,“海登先生,您看,这次是那台机器完整的模样,此图所绘,乃是我大明清江船厂初代固定式蒸汽纺织机的原始构型,也是后来松江府第一批蒸汽纺织机的母型,我在船厂日夜修改,绘图不下百次,对其每一个零件,都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