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御前议倭(1 / 1)
第三百一十二章御前议倭
洪武元年十一月,开封奉天殿的第一次御前会议,气氛比往常更凝重。赵正身着明黄龙袍坐在御座上,案上摆着萨琳娜送来的《倭患简报》,上面附着倭寇烧毁沿海商队、劫掠农户粮囤的画图,每一幅都透着百姓的苦难——有江南织工的丝绸被烧,有宁波渔民的渔船被抢,还有孩童因倭寇袭扰无家可归。
“陛下,倭寇自去年起,已袭扰沿海十二次,劫掠商队三十余支,杀害百姓两百余人,如今更是勾结前唐旧吏,妄图占领宁波港。”萨琳娜站在殿中,声音铿锵,“臣已在宁波击退倭寇一次,但松浦领主在东瀛仍有数千倭寇,若不彻底剿灭,恐成心腹大患!”
话音刚落,前朝旧臣、户部尚书李谦就出列躬身:“陛下,臣以为,倭寇乃疥癣之疾,可暂用‘抚’策——派使者去东瀛,许以通商之利,让他们约束倭寇,既省军费,又能保沿海安稳。如今大明初立,民生未稳,不宜劳师远征。”
“李大人此言差矣!”石守信立刻反驳,手里握着宁波之战的战利品——一把刻着樱花纹的倭寇刀,“倭寇畏威而不怀德!臣在宁波见过,他们抢了百姓的粮,还放火烧了农户的房,这样的部族,怎会因‘通商’而收敛?若用‘抚’策,只会让他们觉得大明可欺,将来更会变本加厉!”
苏琬琬也上前一步,捧着江南织艺坊的损失账册:“李大人,您看这账册——江南织工去年因倭寇袭扰,损失丝绸五千匹,许多织户都快撑不下去了。咱们好不容易让织艺坊有了起色,若不剿倭,沿海的商路、工坊都会被毁,民生又要回到从前的苦日子!”
殿内顿时分成两派,一派主“抚”,以旧臣为主,担心远征耗损国力;一派主“剿”,以文武功臣和民生官员为主,主张彻底清除倭患。赵正沉默着翻看简报,指尖划过画图上孩童哭泣的脸庞,忽然将简报重重拍在案上:“朕以为,倭患绝非疥癣之疾!”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臣僚,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朕在灵州见过流民无家可归的苦,在江南见过农户因粮被抢而落泪的痛——如今倭寇在沿海造的孽,与当年的盗匪、旧吏何异?大明初立,要护的是天下百姓,若连沿海百姓的安稳都保不住,谈何民生?谈何新朝?”
赵正走到萨琳娜面前,指着《宁波海域图》:“萨琳娜,你说的对,倭寇畏威而不怀德!朕意已决,不再被动防御,要主动出击——你任海事总督,督造无敌舰队,调江南船匠、西域精铁,三个月内造出能远海作战的战船;慕容芷,你率皇城司影卫,肃清沿海所有内奸,凡与倭寇勾结者,无论官民,一律严惩;赵江月,你总揽东征筹备,协调江南、湖广的粮草,确保舰队出征时不缺补给!”
“臣遵旨!”三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殿外的宫铃都微微作响。
李谦见赵正决心已下,连忙躬身道:“陛下英明!臣愿全力配合,调度户部粮草,支持东征!”
赵正看着李谦,语气缓和了些:“李大人,朕知道你担心国力,但朕要的不是‘劳师远征’,是‘护民安邦’。待倭寇剿灭,沿海商路通畅,江南的丝绸、宁波的渔产、西域的药材都能互通,大明的国力只会更强,不会更弱。”
(第三百一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