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38
提起学生,他不由想起公孙瓒与刘备。
二人现今虽有些成就,但他总觉得他们前途未卜。
你如何看待公孙瓒与刘备?
卢植突然发问。
这...
陆风略作迟疑:老师是问他们的前程?
“甚好!”
卢植微微颔首。
陆风却淡然道:“依我之见,此二人前路皆黯淡。”
“公孙瓒败于袁绍之手,不过早晚之事。”
“至于刘备,想谋取徐州?且看我是否应允。即便我不插手,袁术又岂会坐视不理?”
“此二人,皆自寻死路。”
他与这两人毫无同门之谊,反倒积怨颇深。
刘备素来敌视他,屡次暗中构陷。
不久前更助公孙瓒率军进犯青州;
公孙瓒更是主谋,力推刘备出兵攻伐。
“嗯。”
“既择争霸之路,生死各安天命。”
若陆风心软留手,反倒对己不公。
卢植门下**众多,但真正被他看重的,唯有陆风一人。
纵是公孙瓒,亦远不能及。
“老师能如此想,**欣慰。”
陆风闻言,展露笑意。
得师如此,何其幸也!
随后,他亲自为卢植一家在黄县安置宅院,毗邻蔡邕与黄承彦居所,便于往来走动。
冀州界桥,
公孙瓒得知卢植被陆风所救的消息,比袁绍迟了一日。
“恩师去了陆子翼处?也罢,于他而言未尝不是善终。至少陆子翼不会薄待他。”
“待**后击败陆子翼,再迎回恩师不迟。”
公孙瓒暗忖。
此前他确无暇顾及卢植。
且因他争霸之举,卢植对他多有疏远。
但他不可能因师命而弃鸿图。
“报!!”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急匆匆冲进营帐,面带喜色向公孙瓒抱拳禀报:启禀主公!蓟县传来大捷,越将军已于昨日在城东十余里处的峡谷设伏,全歼刘虞回援部队,当场斩杀刘虞,现已攻占蓟县,眼下正分兵收取上谷、代郡诸地。
公孙瓒猛然起身,眼中精光闪烁:消息可属实?刘虞当真伏诛?
千真万确!信使说着从怀中取出两封文书:这是越将军呈上的战报与亲笔信,请主公过目。
公孙瓒迫不及待展开细看,阅罢抚掌大笑:妙极!总算除去刘虞这个心腹大患!从此幽州尽入我彀中矣!
他负手踱步,突然对着南方冷笑:袁本初,且让你再得意些时日!待我整合幽州之力,定要与你一决雌雄!
笑意未敛,公孙瓒忽又阴沉了脸色。渤海、平原二郡那些倒戈相向的士族豪强,至今想起仍如骨鲠在喉。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攥紧佩剑喃喃自语,若让幽州士族与之暗中勾连,只怕又要重蹈覆辙...
当即召来关靖沉声下令:二弟既已拿下蓟县,你即刻启程前去协助他整顿后方。给本将军彻查那些亲袁的士族——刀鞘重重顿地,我要幽州变成铁板一块!
顿了顿又补充道:不妨参照陆风的新政,择其善者而行。眼下兵员粮饷紧缺,正好借此充实军需。此事你可能办妥?
《(开篇序号略)
**关靖**闻言,额角顿时沁出冷汗:主公欲效仿**陆风**推行新政?此举绝不可行!若真如此,还有何人愿替我们打理后方?郡县治理之才本就稀缺!
再者,这般行事,只怕会引发麾下士族...
他**关氏**亦是幽州小士族出身,岂能坐视?
莫非主公失了理智?
谬矣!
**公孙瓒**拂袖打断:孤并非令你全盘照搬,而是借新政之名,铲除暗中投靠**袁绍**的士族!
此前平原、渤海诸郡之败,你莫非忘了?孤绝不容幽州重蹈覆辙!
(特殊符号略)他心知肚明——若真学**陆风**变革,不等**袁绍**来攻,部属便会倒戈相向。
何况他本无那般宏愿。
不过是借机清洗亲袁势力,敛财募兵以抗强敌罢了。
原来如此!
**关靖**长舒一口气:若这般,属下自当效命!
**袁氏**四世三公,幽州士族多有暗通款曲者。主公未雨绸缪,实属英明!
只要不动真格,万事皆可商榷。
速去筹备!迟则生变。
**公孙瓒**挥退谋士。
(应答词略)
(结尾**)
**刘虞**竟如此不堪一击?枉孤指望他牵制**公孙瓒**,为夺取河间争取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