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 > 第116章

第116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而下一刻。

众人神情忽转黯然。

“可我总觉得,皇长孙身上有种说不出的虚幻感。”

“而且时日愈久,这感觉愈发强烈!”

“啊?”

“你们也这么觉得?”

“经你们一提,我也有这种异样感觉!”

一时间,

不安的气氛悄然弥漫。

“皇长孙还能支撑多久?”

“该不会真如那怪老头所说……回光……”

“别胡说!”

……

而此时。

百姓的议论也传入了老爷子耳中。

“快记下!”

老爷子命随行秉笔官员速速记录。

“好一个远交近攻!”

“水禽之戏。”

“此乃吾孙为大明所献之策。”

他不禁想起梦中,大孙将诸多工艺交予自己时说的话:

“日月所照……”

“皆是大明!”

望着大孙的背影,老爷子眼中尽是自豪。

然而四周议论纷纷,他心头忧虑渐浓。

“大孙,你可千万别突然离朕而去啊……”

老爷子眉间掠过一丝不安。

另一边,

安南、高丽等国感受到浓重的危机。

远交近攻?

若大国相争,他们岂不正是那将被吞并的弱者?

众人纷纷看向皇长孙。

“自先秦便有理论先行,而后方有征伐。”

“战争,非为战而战,而是明其因、知其旨。”

“如北伐蒙元残部,是为让大明百姓安居乐业。”

“你口中所谓烈马快刀,不过是为侵夺而侵夺。”

“你我两国,本不同源。”

“大明有千年文脉,百姓有教化、有追求。”

“大明不会轻启战端。”

“故曰:吾非蛮夷,蛮夷安能知我?”

“好!”

武将中,蓝玉率先大笑。

“我大明岂是尔等蛮夷可比?你们那一套,休拿来丢人!”

“千年文脉在此,岂容尔等妄加揣测?”

蓝玉言辞犀利,

外使任宗盛面色铁青。

他自以为诗礼传家,并非蛮夷,正要辩驳,

蓝玉又高声喝道:

“你们连蛮夷都不如,不过是丧家野犬!”

“皇太孙已说得清楚,这第一问,胜负已分。”

“第二问又是什么?治天下与坐天下?”

“这有何难?武将打天下,文臣治天下,皇帝坐天下!”

“答也答了,论也论了,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被蓝玉一番抢白,

任宗盛脸色更加难看,却无从发作。

此时,他身后走出一人,

正是那祭祀老者的弟子,扬声道:

“治天下之道,当选汉臣为辅!”

“帖木儿汗国乃新兴大国……”

“短短几年间,我们已与邻近诸国达成了友好协作。”

“各国……皆自愿献出疆土,以求我汗国庇护。”

此人言辞巧妙。

明明是强占他国领土,

却被说成是和睦共处。

他们的声音仍在继续。

“然而,疆土虽广,却难觅治理之才!”

此刻,

这位外使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他并未望向百官,

反而将目光投向下方百姓。

“我汗国不比大明,贤士云集。”

“帖木儿汗国求贤若渴,诚招天下英才。”

“凡愿投效之工匠贤能,”

“国主必以国礼相待,”

“使其尽展其才。”

“闻大明洪武初定,立四民之策。”

“若为工匠,世代为工匠!”

“若为商贾,世代为商贾!”

“然我国主不同,但凡有能之士,必得重用!”

“若真能辅佐国主治世,”

“至少可任行省要职……堪比大明知府!”

“统辖一方疆域!”

此言一出,

满场哗然!

“知府之位?”

“妙哉!好一位外使!”

“这是来我大明寻访人才?”

“一去便授知府之职!”

“此计更甚阳谋。”

“分明是要动摇大明根基。”

“早说此番使团来访,必是居心叵测!”

“大明人才济济,”

“却有人在朝中受排挤,更有甚者,洪武帝在位期间,遭罢黜流放乃至处斩的官员不计其数!”

“如今他们使出这一招,着实阴险。”

“不仅如此!”

“结合先前所言,其意不在交流,而在为我大明文武百官埋下隐患!”

“果然,诸国亡我之心不死,”

“用心何其毒也!”

“洪武帝亦难应对,毕竟四民之策深入人心,大明总有不得志之官员、商贾、工匠……”

“一去便为知府!”

“此讯若传开,对我大明而言,又是一场阳谋!”

“陛下会应允么?”

果然,

此刻太子朱彪面色凝重。

连老爷子目光也阴沉下来。

“有趣,有趣!”

“三问天下,却句句关乎我大明江山!”

“每一问背后,皆藏深意?”

“好!”

“好!”

“手段高明。”

老爷子虽在称赞,语中寒意却显而易见。

“天下英才何其多?”

“国主曾言,纵是蒙元铁骑,善于征战,却非治国之材。”

“故而……”

“我等此行,确为求才而来。”

“还望大明陛下与百官莫怪。”

他们看似彬彬有礼,

言语中却暗藏机锋。

甚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