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 / 2)
即便是司马懿,面对此阵亦束手无策,最终败于诸葛亮之手。当世无人能在八卦研习上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久而久之,诸葛亮为人处世皆透出八卦的影子,可谓深受其影响。
此刻,一万士兵已投入操练。方才一炷香工夫便筑起高台,随后他命其余士兵继续搭建。要练就这批精兵,尚需七日。
二十万大军尽数投入训练,虽需时日,诸葛亮只需静候佳音。
回到营帐,刘备早已等候多时。
军师回来了,进展如何?将士们可都开始操练了?
主公放心,二十万将士皆已开训。七日之后,必为主公练就一支脱胎换骨的雄师。
好,甚好!真乃吾之股肱也。
七日期满,全军完成操练。山中的士兵两日前就已练成,诸葛亮却令其原地待命,未立即召回。
他打算等所有部队完成训练后,再统一调遣。检阅完五行八卦阵的将士,诸葛亮欣慰不已。
这些士兵冒着折损阳寿的风险苦练,诸葛亮对他们始终怀有特殊情感。见众人安然完成训练,他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
如今他们虽受制于(ceba)约束,却因此获得战场上的惊人蜕变。经过五行八卦阵淬炼的战士,体内已融入自然五行之力,这种改造将彻底重塑他们的体格本质。
这些力量远非凡俗之力可比,其爆发性与破坏力堪称恐怖。五种元素在士兵体内形成相生相克的循环系统,使得这些力量不仅能永久存续,更会随时间持续增强——每种元素都保留着独特属性特征。
但并非所有士兵都会同时显现全元素特质。根据个体先天禀赋,每人只会凸显某类元素的显性特征。若某人生来具有庚金属性体质,在吸收外界元素时就会优先融合金元素,最终呈现出金戈之体的典型特征:肌肤如精铁浇铸,寻常兵刃难伤分毫。这类战士与昔日张角炼制的黄巾力士颇有相似之处,虽存在未明的防御薄弱点,但具**置尚无法探知。
至于木元素特化者,则展现出对气流的惊人掌控力。他们不仅能获得超越风巽阵训练者的疾速移动能力,听觉敏锐度更是远超常人。须知这些五行阵战士体内同时蕴藏多重元素能量,其综合实力自然远胜单一阵法培养的士兵——只不过各元素特质中,总有一种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种源于五行八卦阵的改造虽带来巨大负荷,但赋予的战场优势不言而喻。(**
水兵与火兵的体质截然不同,一个寒冷如冰,一个炽热如火,若将两者结合,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能量场。诸葛亮将他们纳入阵法之中,借助其体内的元素之力,阵法便能爆发出惊人的威力。
闯入阵中的敌军将遭受冰火两重天的冲击,彻底丧失反抗能力。正因如此,诸葛亮专程培养了这两类士兵,唯有他们才能完全激发阵法的力量——这便是他所创的“阴阳八卦阵”。
土属性士兵则力大无穷,堪称精锐力士,是诸葛亮麾下力量最为强横的兵种。若派他们攻城略地,必定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主公,所有将士已操练完毕,请主公检阅。”
刘备望着眼前这支精锐之师,胸中激荡,几乎热泪盈眶。自起兵征战以来,他从未见过如此骁勇的战士。
昔日,他常对刘峰麾下的雄师艳羡不已,甚至多次幻想能将其据为己有。然而刘峰的军队忠心耿耿,刘备始终无法撬动分毫,这令他既嫉恨又愤懑。
可如今,诸葛亮为他打造出这支二十万雄兵,他终于看到了逐鹿天下的希望。恍惚间,他仿佛已登上九五之尊,君临四海。
刘备振臂高呼:儿郎们!尔等乃我麾下虎狼之师,当世再无敌手。日后驰骋沙场,必能所向披靡。得此精锐,实乃备之幸事,亦是大汉之福。
这番浮夸说辞令诸葛亮暗自摇头。
军师可曾为这支劲旅命名?刘备抚须问道。
回主公,名唤东风飓,风战魂
妙哉!刘备击掌赞叹,果然配得上我刘备的雄师!
望着列阵的士卒,刘备眼前浮现出**的幻影。根基未稳便敢做**梦,这般狂妄确非常人所能及。或许正是靠着这等痴心妄想,他才能在落魄时仍存争霸之志。
此刻,面对这支铁血之师,刘备仍觉恍然。他从未想过除刘峰外,世上竟有人能练出如此悍勇之兵。当初见识刘峰部众时,他还当是天兵下凡——哪知人间真能练出这等虎贲?
刘峰转眼间便穿戴整齐一身铠甲,这神奇的一幕令人瞠目结舌。如此非凡的手段更让观者确信,刘峰绝非等闲之辈,麾下将士必是天兵神将,人间绝无可能出现这般精锐之师。
此刻刘备内心澎湃不已。军师诸葛亮竟真训练出这般神勇的将士,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如今梦想成真,刘备不禁心潮起伏,豪情万丈。
主公,我军虽已练就精兵,但兵力仍远逊曹操、刘峰。眼下连立足之地都未稳固,更遑论招兵买马?当务之急是寻得根基之地,否则一切宏图皆是泡影。诸葛亮进言道。
军师所言极是,一切依你之计。刘备从善如流。
诸葛亮分析道:荆州城防坚固,强攻必定损兵折将。不如先取周边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以此为根基,再图荆州不迟。
全凭军师定夺。刘备当即首肯。
按照诸葛亮的战略,刘备率军南下,选择在荆州后方建立根据地。此处既有荆州作为屏障,又有东吴作为后盾,正是韬光养晦的绝佳之地。
早在之前,诸葛亮便已派兵攻占南郡,目前蜀军主力正驻扎于此。孔明决定乘势攻取周边四郡,扩大势力范围。这些地区虽名义上归属曹操,但因地处偏远,守备空虚,实为绝佳战机。
刘备命糜芳留守南郡,亲率诸葛亮、魏延出征四郡。眼下正是夺取这些战略要地的最佳时机——曹操尚未在此建立有效统治,各地防务松懈。若此时不出兵,待曹军稳固防线后,恐将重蹈荆州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