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57章

第157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尽管刘备品行有瑕,但既为其麾下,诸葛亮自当竭力筹谋。

唯有借曹操之力,方有一线生机。若刘峰突袭,以现有兵力必败无疑。

思定后,诸葛亮动身寻刘备商议。

“主公,这刘峰实在深不可测。我军精锐的破绽竟被他一眼看穿——自铁血卫创立以来,从未有人识破此阵要害,连操练他们的教头都未曾察觉。莫非...得了高人指点?可据探马回报,两军交锋之时,他分明还在应付主公的突袭。如此说来...”

银甲将军将佩剑重重**沙盘,喉结滚动数下方涩声道:“此人临阵破局的本事,已非人力可及。”

青衫文士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袖中落出半幅染血的绢帕。“当务之急,是荆州......”

“荆州?”年轻主公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吓得帐外亲兵跌落了火把。“子明莫非不知,那城头旌旗早换了刘字!”

摇曳烛光中,文士面庞浮现出诡谲的青灰色。“冀州剧变那夜,曹操在铜雀台摔了玉盏...”他忽然掐住自己咽喉,像在阻止某个呼之欲出的秘密,“比起吞下荆州的手段,更可怕的是他让曹孟德至今不敢独寝的......”

“够了!”主公猛地掀翻案几,地图上蜿蜒的朱砂河道像在渗血。“三万铁血卫全是破绽!这仗还怎么打?”

文士忽然匍匐在地,额头将散落的令箭压出凹痕。“若执意开战...”他抬起涕泪横流的脸,露出脖颈处新鲜的勒痕,“末将恳请主公,先为末将备好棺木。”

刘备紧握双拳,指节发白:军师,当真无路可走了?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抱负竟如此难成?那刘峰......

他猛然抓散束发,赤红着眼:只要能胜刘峰,本皇叔在所不惜!

案几上的密报被攥得簌簌作响——荆州战损七成,残部正被刘峰铁骑**。昨夜噩梦又现,寒刃已抵后颈。

主公且看。诸葛亮羽扇轻点舆图,曹军先锋距此不过三十里。

与曹贼结盟?刘备拍案而起,世人岂不笑我......

百姓要的,是活着的仁德。羽扇在二字上重重一叩,案面浮尘微震。

廊外惊雷炸响,雨幕中字大旗忽地拦腰折断。

——

残烛映着刘备颤抖的手印,帛书血迹未干。荆州败讯仍在耳畔:那些经年操练的精锐,竟被刘峰看出致命破绽。

孔明也失算了......他望向檐外泼墨般的夜色,仿佛看见那个战神般的身影正踏碎山河而来。

“军师,眼下当真别无选择了吗?只能与曹操结盟?此人品性如何,你我心知肚明。若与其联手,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主公,此举实乃权宜之策。曹操与我们有共同大敌——刘峰。唯有联手方能形成犄角之势,否则单凭一方之力,终将被刘峰逐个击破。借曹操之力求生,方为上策。”

“荆州一役已让我看清现实。以我军当前实力,迟早葬身刘峰之手。为天下苍生计,这骂名……我刘备背了!”

“信我者自会体谅,疑我者多说无益。待来日功成,今日隐忍自当**大白。”

“主公明鉴!成大事者何惧一时非议?他日必能击溃刘峰,还天下太平。”

“军师之言极是。既已抉择,纵遭世人误解,我亦不负初心。”

“可我与曹操积怨已久。他奉行‘宁教我负天下人’,而我誓‘宁天下人负我’。交锋多次,恐其记恨旧怨,拒我于门外。若联盟不成,万事休矣……”

**江东密谈**

“主公无须忧虑,曹孟德向来爱才惜才,绝非心胸狭隘之人。以主公之英武,他定会欣然结盟——此举既可免去一敌对之患,又添一得力臂助,如此明账,曹孟德岂会算不清?若连这般利弊都参不透,他也枉称当世枭雄了。”

**兵贵神速**

“听军师此言,我心甚安。事不宜迟,即刻筹备与曹氏结盟之事。若拖延至刘峰举兵来犯,恐悔之晚矣。及早定下盟约,方能借曹操之力与刘峰周旋。”

**锦囊急就**

“主公明鉴,我这就去办。”

诸葛孔明归营后,挥毫疾书一封送往曹营。他意在先探曹操口风,若对方有意,便亲往促成联盟。毕竟刘备新败于荆州,局势明朗——此刻率众投曹,曹操必虑刘峰报复,双方倚势互补,方能共抗强敌。若曹操因旧嫌拒之,反陷两误。

**强弱之辩**

细究前事,即便以曹操之强,亦难敌刘峰锋芒,否则冀州怎会易主?曹孟德这等人物,岂会甘吞败果?无非是当时无力回天,徒留憾恨罢了。

**利害昭然**

孔明信中直言:双方结盟后,曹操得刘备助力如虎添翼,而刘备亦可暂避刘峰锋芒。彼此利害分明,曹操必能看透——刘备虽非池中物,但在曹操眼中,尚在可控之内。两雄相合,各取所需,何乐不为?

曹操的谋略与手段远胜刘备,他自信能轻易掌控刘备。然而,这一点他完全想错了。

刘备的野心绝非武力征服那么简单。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令人畏惧,总能在无声无息间将人心聚拢于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