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烽火锻山河 > 第261章 改进机床动力系统

第261章 改进机床动力系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天浩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他在每台机床的从动皮带轮上加装了一个简易的离合装置——通过一个拉杆控制皮带轮与机床主轴的连接,拉动拉杆,皮带轮与主轴结合,机床启动;推动拉杆,皮带轮与主轴分离,机床停止。这样一来,就可以单独控制每台机床的启停,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

同时,王大山将传动轴设计为分段式,在每段传动轴之间加装了万向节,减少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并适当增大了主皮带轮的直径,提升了动力输出扭矩。经过改进,三台机床的转速变得均匀稳定,而且可以独立操作,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

接下来是支架的加固问题。柴油机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之前制作的支架虽然采用了加厚钢板,但长时间运转后,还是出现了轻微的晃动,影响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必须对支架进行加固,否则加工出的零件精度无法保证。”徐小眼说道。

他们在支架的底部加装了四块厚重的铸铁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增加支架的稳定性;在支架与机床连接的部位,加装了橡胶缓冲垫,吸收震动。经过这些改进,支架的晃动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机床运转时变得平稳顺滑。

改造工作进行到第十天,第一套“柴油机+皮带传动”动力系统终于安装完成,连接了一台车床、一台铣床和一台钻床。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紧张地等待着测试结果。

“王师傅,启动柴油机!”李铮一声令下。王大山拉动柴油机的摇把,“突突突”的轰鸣声响起,柴油机顺利启动。主皮带轮开始转动,通过三根橡胶皮带带动三台机床的从动皮带轮同步运转。

徐小眼首先操作车床,加工一根轻机枪的枪管。车床的转速均匀稳定,比之前的人力驱动快了不少,刀具切入钢材时,铁屑均匀地飞溅出来,加工出的枪管外圆光滑平整。“转速稳定,加工精度比之前提升了不少!”徐小眼一边测量,一边兴奋地说道。

接着,铣床和钻床也开始了测试。铣床加工机匣零件时,进给速度均匀,切削顺畅;钻床钻孔时,孔径精准,没有出现偏斜。经过两个小时的连续测试,三台机床运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测试成功!”吴天浩拿出计时器和测量工具,公布测试结果,“车床加工一根枪管的时间从之前的40分钟缩短到32分钟,效率提升20%;铣床加工一个机匣零件的时间从35分钟缩短到28分钟,效率提升20%;钻床钻孔效率也提升了20%!而且一台柴油机同时带动三台机床,完全稳定可靠!”

“太好了!”工人们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之前靠人力驱动时,加工完一批零件,工人们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现在有了稳定的动力,不仅效率提升了,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李铮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师傅,徐小眼,你们立刻组织人手,按照这个方案,把剩下的两台机床也改造完成。吴博士,你负责指导,确保所有机床的改造质量都符合要求。”

接下来的五天里,车间里的另外两台机床也顺利完成了改造。王大山和徐小眼根据不同机床的特性,调整了皮带轮的尺寸和传动比,确保每台机床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改造完成后,车间的五台机床中,四台由两台柴油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每台柴油机带两台,预留一台备用),一台继续由水车驱动作为补充,彻底摆脱了对人力驱动的依赖。

动力系统改进后,车间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着提升。零件加工组每天能多加工出20个枪机闭锁件、15个枪管和10个机匣零件;弹药生产组的模具加工效率也提升了20%,烟雾弹和手榴弹的生产速度大幅加快。

“李主任,有了这改进后的动力系统,咱们每月加工的轻机枪零件足够组装15挺了!”徐小眼兴奋地向李铮汇报。

李铮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动力系统的改进,不仅解决了当前的生产瓶颈,更为后续的批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咱们要趁热打铁,扩大轻机枪的生产规模,让前线的战士们早日用上更多的国产轻机枪!”

夕阳西下,车间里的柴油机依旧在平稳运转,皮带轮转动时发出均匀的“嗡嗡”声,与机床的切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昂的生产交响曲。工人们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疲惫,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干劲和希望。他们知道,这稳定的动力,不仅是机床的动力,更是抗战胜利的动力。

李铮站在车间中央,看着忙碌而有序的生产场景,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装备,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而这改进后的机床动力系统,就是他们迈向胜利的又一个坚实步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