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批量生产“自产”轻机枪(2 / 2)
几天后,15挺轻机枪被装上了运输车,在战士们的护送下,送往独立团的主力部队——三营。三营是独立团的尖刀部队,常年战斗在抗日前线,之前由于轻机枪数量不足,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常常处于火力劣势。当营长赵刚看到这些崭新的自产轻机枪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太好了!终于有足够的轻机枪了!咱们的战士们再也不用在日军的火力压制下硬冲了!”
赵刚立刻组织战士们进行适应性训练。战士们抚摸着崭新的轻机枪,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枪真沉,用料扎实!”“你看这枪管,比缴获的日军轻机枪粗多了,肯定更耐用!”“试试射速!”一名机枪手迫不及待地装上弹匣,拉动枪机,扣动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清脆而密集的枪声响起,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靶场。连续射击150发后,机枪手停下射击,摸了摸枪管,说道:“温度不高,一点都不卡壳,这枪太好用了!”
训练结束后,三营就接到了紧急作战任务:日军的一支加强中队正在向根据地边缘的马家岭进犯,企图抢夺粮食和物资。赵刚立刻率领三营赶赴马家岭,利用有利地形设下埋伏。
战斗打响后,日军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和优势兵力,向三营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日军的轻机枪和掷弹筒火力凶猛,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三营的阵地上,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
“用新轻机枪压制日军火力!”赵刚大喊一声。早已准备就绪的机枪手们立刻架起崭新的自产轻机枪,对准日军的火力点发起了反击。
“哒哒哒……哒哒哒……”15挺轻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形成了一道火力网,朝着日军的阵地倾泻而去。日军的轻机枪火力瞬间被压制下去,进攻的日军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一片。
“冲啊!”战士们在轻机枪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火力打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纷纷向后撤退。三营的战士们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了日军的加强中队,歼灭日军100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围着自产轻机枪欢呼雀跃。“这枪太厉害了!连续射击这么多子弹都不卡壳,火力比日军的机枪还猛!”“有了这枪,咱们以后再也不怕日军的火力压制了!”一名机枪手兴奋地说道,他的轻机枪在战斗中连续射击了300发子弹,依旧运转正常。
马家岭战斗的胜利,迅速传遍了整个根据地。战士们都为自产轻机枪的出色表现而振奋,纷纷向总部请求补充更多的自产轻机枪。总部也对独立团军工车间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下令让车间扩大轻机枪的生产规模,每月生产20挺,列装到各个作战部队。
消息传到军工车间,工人们都备受鼓舞。“太好了!咱们的轻机枪在前线立了大功!”“咱们要加把劲,生产更多的轻机枪,让每个部队都能用上咱们自己造的武器!”车间里的生产热情更加高涨,工人们加班加点,投入到新一批轻机枪的生产中。
李铮站在车间里,看着整齐排列的轻机枪零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批量生产自产轻机枪,不仅提升了独立团的火力密度,更标志着车间的武器自主化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最初的手榴弹、烟雾弹,到后来的掷弹筒榴弹,再到现在的轻机枪,车间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技术不断进步。
吴天浩走到李铮身边,说道:“李主任,咱们的轻机枪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产能力,接下来可以考虑进一步改进性能,比如提升射击精度、增加弹匣容量等,让它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铮点了点头:“没错,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咱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继续探索,不断改进武器性能。同时,要加快技工的培养,扩大生产规模,为前线提供更多更精良的武器装备。”
夕阳透过车间的窗户,洒在崭新的轻机枪上,泛着耀眼的金属光泽。这些凝聚着军工车间所有人智慧和汗水的武器,正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独立团军工车间的工人们,也将继续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用自己的双手,铸就抗战胜利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