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光影(1 / 2)
“将档案馆扫描数据,包括那座黑色方尖碑的详细读数,进行最高优先级隔离加密存储。
启动‘深度语义网络’分析程序,优先级设定为‘创世’,
调用所有可用算力,尝试进行初步模式识别和基础符号匹配。”
李琟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条理,但眼神深处燃烧着一种近乎执拗的火焰。
“重点分析任何与‘盾牌’、‘契约’、‘背叛’、
‘逃亡’概念可能相关的符号组合及上下文。”
“明白!数据已导入‘深度语义网络’,分析程序启动……
预计初步模式识别需要三十分钟。”技术团队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
“深度语义网络”是寂静城墙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分析系统,
它不依赖于已有的翻译数据库,而是试图通过海量数据交叉比对和复杂算法,
自行构建出陌生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语法结构。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资源且结果不确定的过程,
但面对播种者这样远超理解的文明,这是唯一可能的方法。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李琟没有待在舰桥,
而是走进了隔壁的小型分析室,调出了从档案馆带回的、关于那座黑色方尖碑的高清扫描图。
l文上的每一个符号,都仿佛一只只冰冷的眼睛,凝视着她,诉说着一段被漫长时光尘封的惨剧。
她尝试将碑文符号与记忆中银盾早期档案里的一些古老徽记碎片进行比对,
一些结构上的相似性让她心惊肉跳,却又无法确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深度语义网络”初步分析即将完成时,
主控台突然收到了一个来自档案馆方向、极其微弱、但特征清晰的加密数据包!
这数据包并非主动发送,更像是某种……系统在受到特定刺激,
比如他们的扫描和破解尝试后,自动释放出的、预设的“应答”或“警告”信息!
它的加密方式与档案馆外围屏障同源,但结构更加复杂古老,仿佛一个嵌套了无数层的谜语核心。
“舰长!接收到未知来源的定向加密数据流!
信号源指向档案馆内部,加密等级……无法解析!
其算法结构比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播种者加密都要古老和复杂!”
通讯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
李琟瞬间回到了舰桥,目光锐利地盯住主屏幕上的数据流分析图。
那加密结构如同一个由无数旋转的星辰构成的、不断变化的曼荼罗,美丽而致命。
“是陷阱吗?”副官紧张地问。
“不像……”李琟缓缓摇头,眼神闪烁,
“如果是陷阱,不会用如此复杂且……充满‘艺术感’的加密。这更像是一种……考验。
或者,是一把锁,锁着某些绝不轻易示人的东西。”
她想起了那个哭泣的“回声”,那个关于背叛的警告。
就在这时,“深度语义网络”的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
报告显示,在扫描到的海量数据中,存在多个重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