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超级财阀:我收购的洋行有点多 > 第807章 金钱的诱惑!

第807章 金钱的诱惑!(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了解完环宇投资公司的具体情况后,林浩然便将关于里根经济学政策的资料给了一份苏志学,并且这些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都原原本本地分析了一遍给苏志学听。

目的,自然是让他从公司暂时拿出一笔资金,针对性地进行布局,如何最大利益化。

毕竟,他已经知道,如今环宇投资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已经所剩不多了,只剩下3.2亿美元。

这笔钱在别人眼里,是一笔巨款。

可对林浩然而言,却远远不够支撑他接下来的全球布局。

香江那边的企业,确实每天都在创造着利润,他完全可以从那边调动资金给环宇投资公司继续注血。

但是,如果环宇投资公司可以利用自身所剩资金去获取巨额利益,然后继续对众多巨头暗中增持,那自然是最好的。

毕竟,香江那边的企业,获利之后也需要继续投入资金继续发展壮大,如果抽取资金的话,很显然也会影响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

所以,此次里根经济学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林浩然自然不会错过。

甚至接下来的拉美债务危机爆发,他也不会错过。

有钱不赚是王八,林浩然也从来不嫌自己钱多。

苏志学的办公室里,林浩然根据前世所看到的那些关于里根经济学书籍资料,一五一十地给出了应该针对哪些上市公司进行提前布局。

首先是通用汽车,汽车行业因高利率导致消费者贷款购车意愿下降,叠加能源危机后需求疲软,在1到3月份股价大幅下跌。

还有美国钢铁,也因为制造业衰退背景下,钢铁需求萎缩,企业亏损严重,股价持续低迷。

西尔斯百货,受传统零售巨头凯玛特、沃尔玛等品牌的影响,面临竞争加剧和消费萎缩,股价持续下跌。

王安电脑,因计算机行业竞争加剧,因技术落后和经营失误亏损严重,股价暴跌。

还有对德赖斯代尔证券公司的布局,林浩然清楚地记得,这家公司在1982年5月因债券交易亏损破产,加剧市场对金融体系的恐慌。

这家证券公司的市值虽然只有不到十亿美元,但如果他提前对德赖斯代尔证券公司进行融券做空,那么将能在其破产时同样能够获得巨额收益。

这些事情他不可能对苏志学详细地解释,只需要安排他去做即可。

至于约翰·里德那边,他更不可能去说这些,约翰·里德如何操作资金进行布局,那是对方的事。

之前林浩然已经给约翰·里德解释得够多了,如果他这样都赚不到钱,那只能说明能力有限。

但林浩然对约翰·里德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位可是未来十几年花旗银行的掌舵人,能力自然有,而且还是世界顶级的那种。

安排好苏志学之后,林浩然也就放心了。

这几年,苏志学从来没有令他失望过。

接下来的数天,林浩然一直游走在花旗银行总部与环宇投资公司总部之间,又或者是带着郭晓涵在纽约州的一些著名景点游玩,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他正式成为花旗银行执行董事的新闻,在美国火了两三天后,热度也逐渐下降。

这里,终究和香江不一样。

香江就那么点大,所发生的大事情少之又少,因此一件重大事情便能够报道很多天,市民也关注很多天。

可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地大物博,人口两亿多,每天都有无数重大新闻发生,一个银行执行董事的任命确实难以持续吸引公众注意力。

所以,即便林浩然这位非美籍华人居然挤进花旗银行的权力核心一时间震惊全美,也很快就被其他新闻所取代。

不过,因为那几天他上了许多报纸、电视台新闻,所以倒是让不少美国人对他的模样有印象。

刚开始两天,林浩然出去的时候,经常会有人认出他来。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更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他在外出时都会戴上墨镜、帽子、甚至是假胡子,尽量减少在公共场合的曝光。

如此一来,他在外面确实没有再被认出过。

约翰·里德那边私下找过他,跟他提起过他执掌的花旗子公司前瞻资本,已经开始进行反操作布局了。

此事他计划秘密进行,甚至包括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他都打算暂时不透露。

毕竟,作为前瞻资本董事长,约翰·里德是有这个权限的。

据约翰·里德说,这个前瞻资本成立不到十年时间,初始资金不过是一千万美元,发展至今,掌握的资产已经超过五亿美元,仅仅是现金流都有将近两亿美元。

作为带领前瞻资本发展壮大的约翰·里德自然就成了最大功臣。

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前瞻资本中有说一不二的权利,哪怕是花旗银行总部,也不会去干涉前瞻资本的发展。

而约翰·里德在花旗银行有如此高的地位,甚至成为下一任执掌者的有力竞争者,前瞻资本的成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只不过,一旦结果没有如林浩然所说的那般,美股将会在1982年初持续下跌,那么约翰·里德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林浩然理解约翰·里德的顾虑,但他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约翰先生,我理解你的谨慎,但请相信我的分析,市场很快就会验证我们的判断。”

就在林浩然无所事事之时,利国韦也代表林浩然,正式进入花旗银行总部上班,成为林浩然在花旗银行的代表,甚至会负责花旗银行的部分业务工作,成为真正掌握花旗银行权力的核心人物之一。

此外,他也在花旗银行总部附近租下一套公寓,毕竟他未来将会长期在花旗银行总部工作,一直住酒店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一天,利国韦从花旗银行总部下班回到家中时,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来电者正是花旗银行执行董事,理查德·米勒,那个此前在会议室上嘲讽林浩然的中年白人男子。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热情:“利先生,我是理查德·米勒,为了欢迎您的加入,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小型的、非正式的欢迎酒会,希望能与您更深入地交流,不知您今晚是否有空?”

利国韦闻言心中满是疑惑。

他清楚地记得,在董事会议上,这位米勒董事是如何带头质疑和嘲讽老板的。

所谓的“欢迎酒会”,而且只单独邀请他,目的绝不单纯。

但他无法直接拒绝一位花旗核心董事的“好意”。

“感谢米勒董事的盛情,不知地点在哪里?”利国韦保持着职业化的礼貌。

“曼哈顿下城,卡尔顿俱乐部,晚上八点,我会派车去酒店接您。”米勒的语气几乎不给利国韦拒绝。

卡尔顿俱乐部是纽约历史悠久的老牌私人俱乐部之一,以其严格的会员制和隐秘性著称,是许多华尔街大佬进行私下交易和密谈的场所。

米勒选择这里,显然不是为了什么光明正大的“欢迎”。

虽然疑惑,但利国韦最终还是答应了。

他也想看看,这位花旗执行董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晚上八点整,利国韦准时抵达卡尔顿俱乐部。

在侍者的引导下,他穿过铺着厚地毯、悬挂着古典油画的走廊,来到一个私密的橡木镶嵌的包厢。

房间里只有理查德·米勒一人,他正站在壁炉旁,手里端着一杯威士忌。

“利先生,很高兴你能来,请坐,想喝点什么?这里的麦芽酒很不错。”米勒转过身,脸上挂着商人式的微笑。

“清水就好,谢谢。”利国韦坐到沙发上,内心依然充满了疑惑。

他搞不懂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侍者送上水后悄然退下,并关上了厚重的木门。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壁炉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气氛压抑。

米勒没有绕太多圈子,他抿了一口酒,直接切入主题:“利先生,我知道你是林先生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从香江一路跟随他到纽约,进入花旗的核心圈,不容易。”

利国韦不动声色:“我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辅佐老板。”

“本职工作,说得好。”米勒踱步到利国韦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但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在花旗这样盘根错节的地方,跟对人,才能走得远。”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紧锁定利国韦:“我知道林浩然很看重你,肯定也许给你许下了不错的未来。

但你想过没有,他毕竟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华人,在花旗这个美国金融堡垒里,他能走多远?他的承诺,又能兑现多少?”

利国韦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米勒。

米勒见他不为所动,便抛出了筹码:“利先生,我是个直接的人,我很欣赏你的能力,也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作为友谊的见证……”

他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一个薄薄的信封,轻轻放在利国韦面前的茶几上。

“这里是一张500万美元的不记名支票,这只是开始。”

500万美元!

利国韦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远远超过他现在的年薪,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人动心的巨款。

利国韦在恒声银行担任总经理的时候,年薪也不过是数十万港元而已。

而500万美元,那可是超过两千九百万港元的巨额资金啊!

如果按照他的年薪来计算,可能他这辈子都做不了这么多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